2018年12月22日,中原昆曲社联合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邀请钱保纲、沙莎伉俪来郑州讲学、拍曲。当天恰为中国传统节气冬至,二位老师和中原昆曲社的曲友欢聚一堂,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京剧。
钱保纲现为上海昆曲研习社负责人,中国昆剧古琴医学会理事,画家,大学教師,学昆曲于倪传钺、陈宏亮、甘纹轩、柳萱图等老一辈曲家,对昆曲的清唱艺术有较为深入体会和研究京剧。沙莎女士为中国昆剧古琴医学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昆曲清唱与研究课程教师京剧文化。
钱保纲老师为中原昆曲社的曲友讲授了昆曲的基本知识,诸如曲的社会形态;曲唱的要领:字、音、气、节;分析了字的声、韵、调以及各类腔格等京剧。他强调了唱曲必须念诵的基础,回忆起少时跟随倪传钺等传字辈及曲社老师学习昆曲,老先生们一个劲示范先准字音语调,有后来上板念诵,最后才上调转腔的学曲过程,希望曲友们有条件句子最好未必径直看谱唱旋律。他还就此人的习曲经验,提出了今天曲唱的关键在于正确、全面地理解字、音关系等理论心得。
沙莎老师为曲友讲授发声土方式,并以《游园惊梦·步步娇》为例,训练曲友的吐字归韵、基本腔格和各种口法。沙莎老师认为学习新的曲子,不能自己低念,找准字的腔位,并以【步步娇】前面的念白“好天气也”为例进行训练。在拍曲的过程中,她提醒曲友一定要变慢带宽,把落腮腔、擞腔等体现俞家唱特点的地方唱好唱仔细,可是要能体现出昆曲水磨调的特点。
这是钱保纲、沙莎老师第二次来郑拍曲,第一次是在今年的4月份,经越3天的时间,二位老师发现中原昆曲社曲友的演唱水平因为有了较大的提高,这让大伙儿倍感欣慰。对于新进及刚开口的曲友,二位老师勉励要耐心寻找传统的发声位置,坚持循序渐进,都不见到显著成就。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