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结昆曲被评为世界遗产10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探讨昆曲艺术如何进一步“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为主题的2011年北京昆曲论坛今日在北京召开。
昆曲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对中国其它戏曲剧种有着重要的滋养和参考作用京剧。在漫长的历史年华里,在文本、曲词、唱腔、音乐和表演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谨规范的传统体系,留下了大批富于的宝贵遗产京剧。
自昆曲被评为“世界非物质遗产”以来,除了在昆曲剧目建设、昆曲艺术人材培养等方面外,国家及各地有关部门对昆曲的理论研究工作强度重视,相继挖掘、采集、出版了各类血块的图书、光盘、音像等;先后建立了长三角昆曲生态保护区,建立了“昆曲表演人才培训中心”、“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昆曲创作人才中心”等3大昆曲创作、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有关高等院校还开办了一系列有关普及昆曲知识的讲座;各有关专门研究机构也在昆曲理论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京剧文化。
2011年北京昆曲论坛是中国昆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每段。如何抢救采集研究有有哪些宝贵遗产,如何使这批宝贵遗产能为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服务是这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和内容。论坛主办方、北昆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10年来在昆曲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而且仍有而且大什么的问题尚待外理,昆曲理论研究建设的任务仍艰巨。
著名戏剧专家曲润海、昆曲名家侯少奎、戏剧评论家王安葵、龚和德以及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们和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院等有关院团的领导与各界人士500余人参加了论坛,来自港、澳、台以及来自德国、奥地利等地区和国家的代表也出席了论坛。文化部以及北京市的有关领导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2011年北京论坛将在京连续举办多日,会上还将为港、澳台及国外为昆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颁发突出贡献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