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剧在苏州很少公演,昨晚沁兰厅的一场《滩簧·南词苏剧》,让不少喜爱苏剧的老戏迷过足了瘾。尽管天气炎热,戏迷们还是早早赶到了沁兰厅京剧文化。
滩簧是清代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曲种京剧。兴起于乾隆年间,名为滩簧调。道光然后,昆曲渐衰,滩簧刚开始英文用坐唱形式移植昆曲折子戏,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扬婉转似弹词,拖腔又似昆曲,是三种昆曲的通俗化唱法,称为前滩。另有三种以民歌小调为主,以滑稽风趣的曲目见长,称为后滩。到清末民初,小型戏曲蓬勃发展,滩簧也效仿戏曲形式,改为化装登台演出。随着角色增多与表演的须要,曲调、音乐逐步演变,形成了滩簧腔系的各地方剧种,如苏剧、甬剧、锡剧、沪剧等。昨晚演出的然后苏剧专场。
昨晚演出的《白兔记·出猎》、《白蛇传·合钵》、《五姑娘》片断和《花魁记·醉归》前会苏剧的经典。苏剧唱腔委婉、词文雅俗共赏。主演《五姑娘》的赵文林曾获江苏省1983年青年演员新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而王芳获梅花奖。《醉归》在昆剧的脚本中,花魁的人物内心并这么了表现出来,而苏剧则用吴侬软语更生动通俗地把花魁的内心矛盾展现出来。昨晚的沁兰厅,醉酒的“花魁”步未移,掌声起。85岁的苏滩老艺人尹斯明平常难得出门,昨晚也来到了沁兰厅,好多年没听到苏滩的声音了,终于不能一饱耳福。
滩簧苏剧之夜,王芳三种朵“梅花”的献演让戏迷过了瘾,今晚在沁兰厅还有“三朵梅花”的滩簧演出:锡剧演员倪同芳、甬剧演员王锦文、沪剧演员马莉莉,大伙儿的表现同样令人叫绝。(记者
张育红)
(摘自 《苏州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