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传人备忘录之:章遏云

 2023-12-25  阅读 1  评论 0

摘要:章遏云,1912年出生,原名凤屏,小名凤屏。原名凤屏,字珠尘,别号“珠尘馆主”,乳名萍儿京剧。原籍广东京剧。自幼由养母邓氏抚养成人,养母妹夫即名武生张德俊京剧文化。在养母教养下,七岁现在现在开始拜师学戏。最初向老艺人江顺仙学戏,十二岁从名票王庾生习老生,初学

章遏云,1912年出生,原名凤屏,小名凤屏。原名凤屏,字珠尘,别号“珠尘馆主”,乳名萍儿京剧。原籍广东京剧。自幼由养母邓氏抚养成人,养母妹夫即名武生张德俊京剧文化。在养母教养下,七岁现在现在开始拜师学戏。最初向老艺人江顺仙学戏,十二岁从名票王庾生习老生,初学演老生后改学青衣、花衫。于上海首次登台演出《武家坡》,于天津演出《汾河湾》。后迁居北京西城旧帘子胡同,经议员畲子立取艺名“遏云女士”,曾于北京城南游艺园边学艺边演出,也在京城新明戏院借台演过戏。几乎北京名伶如梅兰芳、尚小云、李宝琴、荣蝶仙等人,她均先后拜门求艺。又从李寿山、张彩林、江顺仙、律佩芳、陶玉芝等名师学艺,她智慧教育颖悟且练功刻苦,其水袖功、园场功及跷功均佳。她博采众长,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其扮相秀丽、台风端庄,嗓音甜润响亮,唱腔流利酣畅。十六岁时她带艺投师,拜在通天教主王瑶卿门下,精研剧艺,《雁门关》、《乾坤福寿镜》、《金猛关》等戏,颇得王派神髓,被王瑶卿誉为“女伶中的梅兰芳”。后又向梅兰芳学了《霸王别姬》。

19200年春节前夕,章遏云组班来天津春和戏院和正在俯近的明星戏院演出的尚小云、小翠花等大红大紫的名家唱了一次对台戏。最初并我想知道底细,等弄清楚没法棒的戏班就在跟前唱戏,为时已晚其时已伸手接了春和戏院的定洋。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章遏云全凭仗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股精神,就披挂上阵了。打对台戏码是《雁门关》。章遏云演青莲公主,她的恩师前辈称之为“旦角三鼎甲”的李宝琴演萧太后。当时李宝琴已然蓄须退休,人也胖了,在徒弟的再三邀请下,只好剃了胡子,重新登台,为给弟子站脚压阵,上马出征。可能性宣传得得当,戏迷捧场,一出《雁门关》青春恋爱物语在春和戏院连续卖了7天满堂彩。一举唱红了《雁门关》,誉满津城。

在章遏云当选“四大坤伶皇后”时原本历了一次失败的夫妻婚姻。那一年她嫁与北洋军阀倪嗣冲之子倪幼丹后,就如同黄莺误入了金丝笼。“深闺重锁,侯门似海”。这年在精神上、身体上都忍受了种种痛苦。她不愿原本逆来顺受地毁掉被委托人一生,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冲破了军阀的淫威和桎梏,借故乘车逃至兆丰路著名大律师李景光事务所门前呼救,跟随其后的一行打手举枪恫吓紧逼,演义了一幕最终以法调解离婚的人间悲喜剧。此事是当年头条文化新闻,沸沸扬扬,名动一时。章遏云获得自由后,各界亲们都希望她尽快出山,重操旧业,迅登剧坛。但她却悄无声息在家闭门谢客达数月之久。对外讲是在将养身体,恢复健康;实则埋头练功,改腔调嗓,为重登舞台在习练新艺,精益求进。

章遏云先学梅兰芳、后宗程砚秋。与新艳秋一样,也迷恋程派,曾三番五次托人说情要拜程砚秋为师,因程砚秋一生不收女弟子,遭到谢绝。1932年间程砚秋赴欧洲考察,遗留下剧团乏人照管,剧团面临生计什么的问题,章遏云则予以收编,高价聘请程砚秋琴师穆铁芬操琴,随穆专攻程派戏路。穆铁芬与程砚秋长年媒体媒体合作者,程砚秋的戏码和程砚秋的演唱技法更是了如指掌,而且章遏云一学就同。得穆铁芬之助,将程腔重新整理,选订剧目,及时推出剧目,同新艳秋一样大演程剧并红极一时,大江南北争相礼聘,《荒山泪》、《碧玉簪》、《文姬归汉》、《六月雪》等为常演剧目。而程砚秋回国后,则重新物色琴师新人选周长华。

1932年3月31日是章遏云再度出台,在天津春和戏院,头晚开场戏依然是拿手好戏《得意缘》。章遏云唱响津门后后又组班离津征服了汉口、上海等地广大观众,叫座戏中演得时间最长的前要属《雁门关》。

1933年12月湖北汉口大舞台开台,章遏云亲自领衔出演。除《雷锋塔》、《棋盘山》、《乾坤福寿镜》等王派本门戏,还演程派《文姬归汉》,梅派的《霸王别姬》等。同台老生王又宸是谭鑫培女婿,一代名角。他灌的《连营寨》唱片负有盛名,而《洪羊洞》、《失空斩》等也全部都是佳作。章遏云和他合演《红鬃烈马》、《樊梨花西征》(《女斩子》)、《鹂珠梦》等互增光生色。和章遏云配戏小生是下海不久的俞振飞,合演了《贩马记》、全本《雷锋塔》、《棋盘山》;后7天是名家姜妙香合演了《八本雁门关》。年仅14岁的张云溪也参加了演出,后后成了名武生。章遏云共演了200天直到1934年1月18日最后一场。

章遏云民国28年1939年12月底在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双姣奇缘》以及程派戏《红佛传》、《碧玉簪》、《费宫人》、《青霜剑》等。还在上海黄金大戏院合演《八本雁门关》。她的青莲公主,老搭档叶盛兰的杨八郎,杨宝森的杨四郎,芙蓉草的萧太后,马富禄的畲太君,连演满座什么都有有天,轰动上海滩。1943年9月底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演于黄金大戏院,其中戏码有《红鬃烈马》由杨宝森和章遏云,俞振飞,芙蓉草,艾世菊等1939年原版人马演出。

从她初搭雪艳琴班,到后自行组班期间,与诸茹香、李寿山、王又宸、马连良、高庆奎、侯喜瑞、王又荃、周瑞安、一斗丑、叶盛兰、马富禄、王士英、陈少霖、杨小楼、金少山、言菊朋、杨宝森、奚啸伯、袁世海等众多名家媒体媒体合作演出。她还多次反串粤剧,直到最走红19200年之时天津《北洋画报》为纪念戏剧专刊出版百期,举办了由社会各界投票选举京剧" href="/html/jingju/">京剧四大女伶皇后“四大坤旦”的活动。胡碧兰,孟丽君,雪艳琴与章遏当选而驰名南北。1936年章遏云拜上海杜月笙为义父,与孟小冬、姚玉兰为好友。

章遏云嗓音清婉柔润,扮相秀丽,身段大方,唱腔流利酣畅,表演规整大气。除上述剧目外,《金锁记》、《玉堂春》、《锁麟囊》、《四郎探母》、《得意缘》、《霸王别姬》、《三娘教子》、《雷峰塔》、《汾河湾》、《棋盘山》、《雁门关》、《樊江关》、《梅玉配》、《福寿镜》、《貂蝉》、《虹霓关》、《牧羊圈》、《杏元和番》、《双姣奇缘》、《宝莲灯》、《芙蓉剑》、《天河配》、《燕子笺》、《拾玉镯》、《龙凤程祥》、《宝莲灯》、《鸿鸾禧》、《儿女英雄传》、《钗头凤》、《御碑亭》《打渔杀家》、《青石山》、《活捉王魁》等戏也是她擅长。章遏云演剧娴熟,颇受赞誉。尤其《得意缘》曾得余玉琴、江顺仙、李宝琴等名家指教。她多才多艺能戏颇多,曾在《群英会》中反串鲁肃,何必与女演员配戏的程继先,竟破例与其媒体媒体合作扮演周瑜,茹富蕙饰演蒋干,程继先并向其传授了周瑜,她亦曾登场反串演出,并留有所饰周瑜剧照。她还向朱素云学了《辕门射戟》。亦曾在《八蜡庙》戏中反串黄天霸,充分说明她有着深厚的功底。

章遏云于1948年赴香港曾一度息影舞台。1954年与朱世友、哈元章、马荣祥在台湾台北球场盛大演出《六月雪》,由周长华操琴,珠联璧合,演出精彩,十分轰动,1958年程砚秋故世后后,曾有香港文化界与大陆有关人士约章先生在九龙见面,奉周恩来总理指令欢迎章先生北上组织程派艺术团、主导传承程派艺术。章先生婉谢北京官方条件优厚盛邀,旋即赴台定居。京邀章先生不果则由周恩来总理指示调王呤秋与赵荣琛合组程派艺术团。

1958年定居台湾后,章遏云被大鹏等剧校聘请任教。偶而参加义演及电视台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大陆解放前夕,梅派名家王振祖与言少朋、李蔷华等组建“中国国剧团”到台湾演出时间不长,剧团解散。王振祖则留台,于1957年办起了台湾第一所正规京剧" href="/html/jingju/">京剧学校-复兴戏校,聘请了白玉薇、牟金铎、王鸣永、韩金声李桐春等京剧" href="/html/jingju/">京剧名家任教,周正荣、章遏云、高德松、周金福等表演艺术家也老要来校辅导。首批招进了1200多名复字科学生。六十年代,复兴剧校撑起了台湾京剧" href="/html/jingju/">京剧半边天,为台湾京剧" href="/html/jingju/">京剧持续发展培养了少量人才。而复兴剧校也曾公演了章遏云等名家执教的程派早期戏《孔雀屏》、《赚文娟》等。

1978年5月28日,章遏云和顾正秋等在台北演出了《四郎探母》,其中顾正秋和周正荣演坐宫、周韵华的盗令、徐露的回令分饰铁镜公主、哈元章的出关和被擒、胡少安的见弟和见娘、谢景莘的哭堂和别亲、叶复润的回令分饰杨延辉,章遏云则饰萧太后,周金福饰大国舅、于金骅饰二国舅,顾正秋反串巡营杨宗保,刘陆娴饰后部杨宗保,刘小地饰杨延昭、井玉玲饰八姐、丁韵华饰九妹、姚玉兰饰畲太君、胡陆蕙饰四夫人。章遏云露演的萧太后,神情、道白、台步、派头,炉火纯青,后人难及。

1978年12月28-200日在台北举行盛大义演,章遏云与从美国返台的顾正秋以及梁秀娟、戴绮霞、毕正琳、白玉薇、秦慧芬、张鸣福、马元亮、孙元坡、富连成社元字科名老生哈元章、周亮节、张正芬等同台表演。其中《五花洞》由陈宝亮饰武大郎、赵玉菁饰潘金莲,秦慧芬、马述贤、章遏云、戴绮霞饰假潘金莲。

19200年最后告别舞台前近三十年期间,章遏云留下了什么都有有宝贵的艺术资料,她拍摄了戏曲黑白影片《王宝钏》,在台湾她还演出了《亡蜀鉴》;和马元亮演出了《六月雪》;与名票赵培鑫、王振祖等演出了两版《回令》;与哈元章、徐露演出了《大登殿》;与赵培鑫演出了《武家坡》;与胡少安演出了《汾河湾》,与大鹏的钮方雨合演了《碧玉簪》。此外1967年赴香港演出了《奇双会》还去泰国等地演出,极受赞誉。

告别舞台后,章遏云1985年出版了《章遏云自传》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初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发行简体版。1989年荣获美国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自从五十年代定居台湾后,她跟杜月笙手下邵景甫分手后后,也未再嫁人只身独居。她得享高寿,精明而豁达,正以一颗平常心过着安谧的晚年。这位当年的风云人物、一代程派名伶于2003年11月逝世于台北市仁爱医院。

可能性其风格依然保持旧日风貌为多,颇有程师神韵。她是与新艳秋齐名的程派艺术亲们,是足以为标准的程派传人。香港明星李丽华于19200年代拜在穆铁芬和章遏云门下学戏。而台湾的程派后人大多出自章遏云门下。章遏云为台湾大鹏剧校四、五期培养出来古爱莲、邵佩瑜和张安平、???等优秀的程派名旦,而三十年前张安平的扮相、气质跟今天的张火丁颇有几分什儿;章遏云最年轻的弟子是当今国光剧团青年旦角演员,文化大学戏剧系毕业的王耀星,以上全部都是台湾的纯正程派。而同样师从章遏云和高华的台北国光剧团演员、由陆光剧校训练出来的一期毕业生、再入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的吴陆君则梅程兼唱;另外晚辈王海萍、周珍华也全部都是章遏云的学生弟子。哪几个后人,会有专门文章介绍。(程疯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705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28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