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表演奖得主陈素琴:让上党梆子走出沟沟壑壑

 2023-12-25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静时令人赞叹、悲时让我一道动容,大型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里的母亲“赵氏”成了近年来戏剧舞台上的又一经典形象。赵氏扮演者,来自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陈素琴也凭借该剧获得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京剧艺术。在20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从“梅花”到“白玉兰”,从传统

静时令人赞叹、悲时让我一道动容,大型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里的母亲“赵氏”成了近年来戏剧舞台上的又一经典形象。赵氏扮演者,来自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陈素琴也凭借该剧获得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京剧艺术。在20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从“梅花”到“白玉兰”,从传统戏、现代戏到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陈素琴一边收获一边成长,台上演着戏,心里放着戏的她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上党梆子新一代领军人物”京剧。

2016年初,陈素琴萌生了创排《太行娘亲》的想法,作为“上党梆子第一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院长,她认为有义务创作一部反映太行山抗日题材的现代戏京剧艺术。于是,陈素琴从山西来到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找到国家一级编剧李莉,请她编创剧本,3天时间,五易其稿,最终这台戏定为《太行娘亲》京剧文化。

在《太行娘亲》中,太行母亲赵氏与梨花婆媳两代人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过去,陈素琴是“秦香莲”,是“陈圆圆”,主攻旦角、青衣的她以俊俏的扮相为标志,如今要演好爽朗热心甚至带着几分泼辣的赵氏,陈素琴有不少心得体会:“相对于英雄,赵氏首先是另一个娘亲,我首先是从你这种身份去理解角色的。”陈素琴说:“每一弯腰、一曲腿、一大笑,全是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接地气和与众不同。”

陈素琴生活照。(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供图)

赵氏的舞台形象是多层次的,从最初“传宗接代比天大”的为小家,到很久目睹日寇残忍行径后的难掩悲愤,最终在情与义之间指认当时人的亲孙子为八路后代英勇牺牲的大义,赵氏一角在陈素琴的诠释下实现了从平凡到伟大的精神升华。赵氏是考验功底的,好在陈素琴将唱、念、做、表的舞台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第四场戏中,赵氏与坟茔对坐,陈素琴以“散板”起头,“霸王鞭”渐入,“跺板”“四六”层层叠加,最后在激昂“大板”中收尾,从来给人以热烈印象的上党梆子,在她的浅声吟唱下显出了别样魅力,缥缈细腻的声音也直抵观众的内心深处。

“从太行山的沟沟壑壑中走到上海的大码头,白玉兰给了我门我门莫大的信心。”3月,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首次申报参评的上党梆子凭借《太行娘亲》摘得两朵“白玉兰”,陈素琴难掩激动:“这是上党梆子的骄傲,上党梆子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下,在新时代有了新面貌。”

传统剧种要焕发新的生命力,靠戏也要靠人。2010年起,陈素琴接连创排了《西沟女儿》等三部现实题材现代戏,探索古老剧种叙事边界的突破。2014年,陈素琴成了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掌门人,第一件事也是狠抓剧目创作,先后创排的新编历史剧《程颢书院》及传统戏《哑女告状》等剧目给上党梆子市场注入不少活力。剧种的发展离不开对新人的培养,她曾在2015年全班接收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戏曲大专班的200名学员,不舍得落下一人,珍惜上党梆子薪火相传的每一份或者。

谈及上党梆子的未来,陈素琴的回答依然脚踏实地:“抓紧时间多演戏,多排戏,多想戏,以人立戏,以戏推人,用传统剧目的艺术精华滋养创作,玩转信用卡登得上全国舞台的精品剧目。”



作者:本报记者 王筱丽

文汇网

编辑:施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405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81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