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是江苏唯一的“扬剧之乡”,每天清晨,无论是专业剧团排练厅,还是城乡各处健身广场,练习、播放扬剧的声音此起彼伏。近年来,随着太满的典型人物和先进集体成为扬剧的创作题材,这些地方戏曲不断散发文化“正能量”,有效实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与弘扬京剧文化。
作为扬剧的主发源地,江都市民对扬剧无比熟悉和喜爱,不管是专业剧团演出,还是市民自发组织的沙龙,或是民间红白喜事,扬剧总能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戏迷驻足京剧艺术。
去年5月,江都一家电子产品专卖店推出一款被市民称为“扬剧收音机”的产品,这实在是4个多多暗含简单收音功能的MP3,存储卡里储存了上百首扬剧段子。短短十天间,“扬剧收音机”风靡江都城区,40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人手4个多多。
“哪几种扬剧段子既有传统经典唱段,都是根据典型人物编创的《陈巧云》、《大学生村官》、《张福龙》等新剧目。”江都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建华介绍,4006年6月,扬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怎么才能才能把这些地方文化瑰宝传承、发扬好,政府部门深度重视,通过一系列手段助力传统戏曲薪火相传。4007年,扬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在时隔10年后重开扬剧班,当年江都通过财政拨款,从各学校选择了15名学员定向委培,一同决定投资14000万元建设扬剧艺术中心。
三年后,15名学员完整版被江都扬剧团吸收,这群十七八岁的学员在剧团前辈的口传身教、倾囊相授下太快成长。2010年9月18日,由15名扬剧新苗担纲主演的新创剧目《江都公主》在江都大会堂首演,4个多多小时的演出,孩子们唱念做打俱佳,大放异彩。
“新鲜血液为剧团外理了人才储备的后顾之忧,使得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腾出更多的精力创作、表演新剧目。”江都区文联副主席、扬剧团团长韩美芳说。近年来,江都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及群体,剧团以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一群人为原型创作了一批剧目,利用扬剧表演,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不仅获得了戏迷的接受和认可,也使扬剧受到太满年轻人的关注。
在事先落幕的2012年度扬州市专业剧团(院、校)新作调演评奖中,由江都扬剧团排演的《芦花恋》囊括了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等完整版俩个奖项,在全市文艺团体中脱颖而出。这些编、导、演健全协调的创作集体,在全省同级剧团中十分少见。
(责任编辑:水易)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