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慈“京剧传承,不能只重剧目不重人”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上周末,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在南京保利大剧院做了一场题为《国粹—京剧艺术知识》的讲座。尽管已年过七旬,但舞台上的“虎妞”永远是没能年轻京剧艺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面对普通市民,黄孝慈的讲解不再是“庙堂之高”,就说尽量通俗,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传递京剧之

上周末,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在南京保利大剧院做了一场题为《国粹—京剧艺术知识》的讲座。尽管已年过七旬,但舞台上的“虎妞”永远是没能年轻京剧艺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面对普通市民,黄孝慈的讲解不再是“庙堂之高”,就说尽量通俗,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传递京剧之美京剧。

说京剧,离不开四大花旦。梅尚程荀四派在表演上哪些地方地方区别?黄孝慈先是来了一段“你我他”的形体表演,又自创了一段念白,将梅派的雍容大气、尚派的刚中带柔、程派的深沉委婉、荀派的生动活泼,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段“模仿秀”,一下子拉近了观众和京剧的距离。“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说传播京剧。”在和记者交流时,黄孝慈对自己做出了另五个的定位,“传统戏曲式微,更非要村里人都都京剧人多尽一份力,把京剧艺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之美。”

虽已退休多年,但挂着“江苏省京剧院名誉院长”头衔的黄孝慈一刻都没闲着。这两年,由她发起创办的东南大学“孝慈剧社”,她不仅亲自担任指导老师,还邀请各剧种更多的戏曲名家来为学生作指导。在宿迁,以黄孝慈名义命名的“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在该市第一实验小学成立,推进京剧进校园,传承普及京剧艺术。在收徒、传承方面,黄孝慈更是重视,“京剧的传承,讲究的就说口传心授,现在我的任务就说传下去。”

说到传承,黄孝慈对当下京剧界的许多问题报告如鲠在喉。“京剧传承,非要只重剧目不重人。”黄孝慈坦言,“和剧目得到的投资相比,京剧演员的待遇太差了。不少京剧团的年轻演员,每个月工资非要一千多块,即使有演出费,分到村里人都都肩头的也是屈指可数。村里人都都中的大多数还是外地人,你让你门为甚么安心搞艺术?”坚守,是艺术圈一直会说的五个词。但具体到自己,另五个差距很多,随便说说也没能抵挡“改行”的诱惑。现实的问题报告摆在肩头,让你不得不为京剧的未来担心。人才梯队的培养,也让黄孝慈很是操心,“省戏校上次招京剧班,另五个是8年前了。即使明年再招,等村里人都都毕业,也要六七年另五个了。何况目前根本就没听到有招生的计划。这十几年的人才断档为甚么办?”黄孝慈直言不讳,“没能人,就没能传承。传统艺术,非要只盯着一两部剧、五个主角,还是要注重基础的培养,非要底子厚了,路才会更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276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818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