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的唱腔有什么特色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晋剧是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一带,所以又称为“中路梆子”或“中路戏”。它和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建国后改今称。晋剧在形成初期,仅流行于晋中盆地十县和西部

晋剧是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一带,所以又称为“中路梆子”或“中路戏”。它和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建国后改今称。晋剧在形成初期,仅流行于晋中盆地十县和西部八县以及东四处(平定、昔阳、孟县、寿阳),主要观众是农民。后以太原为中心,逐步扩大到晋北、晋南与晋东南个别县份。随着晋中商人赴外经商,晋剧的活动范围又逐步扩大到张家口、北京、天津以及陕北、甘肃的部分地区。清末民初,中路梆子的班社还曾到上海演出。

在张家口和冀西井陉一带,它已成为当地主要剧种,设有许多职业剧团,一些晋剧着名艺人在那里安家落户,为当地培养出许多演员。 晋剧中旦脚唱腔是晋剧艺术特色的亮点之一,晋剧旦脚唱腔的演变复杂而多元,与晋剧旦脚唱腔的特色息息相关,值得深究。人们常说,晋剧名伶们的万般深情,幽咽凄婉,直把个人间世态表演的酣畅淋漓。晋剧旦角的演唱风格高亢激越,又不失清新委婉。晋剧旦角在演唱时,所运用的唱腔和板式是十分丰富的,常常在塑造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人物形象时,唱腔和板式都富于变化。

晋剧旦角高亢、尖利、悠长、浓艳的演唱特点常常使得观众热耳酸心,心潮为之激荡。在唱工上,晋剧旦角强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既要讲究唱腔的韵味,又要强调唱腔的感染力。因此音色,音量,音调差一点儿也不行,演唱时要表达的情感差一点儿更不行。只有如此,才能把外部表现与内心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晋剧旦脚唱腔的发展经历了由乾旦到坤旦的历程,之后逐渐成熟起来。

本文从晋剧旦脚唱腔成因、旦脚唱腔板式特色、晋剧旦脚唱腔特色等几方面,力求详尽的阐述晋剧旦脚唱腔的艺术特色。希望可以在本文结稿之于,为研究晋剧旦脚唱腔提供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信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4784.html

标签:晋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0秒, 内存占用330.46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