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调的后期发展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辛亥革命以后,为反映高亢、昂奋的激情,郑、洛一带的“ 高台班”开始往省会(开封)靠拢,同时也就开始了两大区域唱派的交流。1924-1933年间,少数豫西调演员曾不断楔入“豫东”搭班,试行“火力侦察”,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1935年周海水戏班二进开封,始真正站稳脚跟,打开

辛亥革命以后,为反映高亢、昂奋的激情,郑、洛一带的“ 高台班”开始往省会(开封)靠拢,同时也就开始了两大区域唱派的交流。1924-1933年间,少数豫西调演员曾不断楔入“豫东”搭班,试行“火力侦察”,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1935年周海水戏班二进开封,始真正站稳脚跟,打开了局面。由于这次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又组织了包括张同庆、燕庚、周银聚、翟彦身、常香玉、汤兰香等名家在内的强大阵容;更重要的是:从社会背景看,由于时局逆转,广大群众中产生的悲观、失望,乃至愤慨情绪急待宣泄,于是很自然地也就接纳了这一流派,以“豫东”的慷慨、激昂,再辅之以“豫西”之深沉、悲壮,从艺术表现力方面讲,正如虎添翼,同时也是 “应运而生”适乎潮流之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十年代的这一交溶、结合,为豫剧此后的繁荣发展无疑起到了奠基和决定性的作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4676.html

标签:豫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2秒, 内存占用329.22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