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调诞生的渊源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关于豫东调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开封附近的祥符调传入演变而成, 乾隆年间,住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艺人蒋扎子,开科授徒。数十年间,蒋门班培训了大量的梆子戏演员。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尽成汪洋,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便

关于豫东调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开封附近的祥符调传入演变而成, 乾隆年间,住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艺人蒋扎子,开科授徒。数十年间,蒋门班培训了大量的梆子戏演员。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尽成汪洋,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发展。艺人相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

但是上述说法得不到证据的支持,开封附近蒋门何时传入商丘一带,没有文字可考。从朱仙镇《重修明皇宫记》上所记载的清同治年间的70多个班社中,竟然没有一个是商丘地区――豫东调的戏班,不知其中的情由何在?

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境内的梆子在乾隆年间流入商丘,受当地民风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高调”――豫剧豫东调。从艺术特点上来说,所有的豫剧流派中,只有豫东调和山东梆子最为接近,剧目多相同,早期也是――红脸和黑脸戏为主。从产生年代上说,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科班最早的高调老班“五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以前由李翰林创办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清代组建巨野大姚班,成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从地理位置和语言风俗上来讲,商丘一代和鲁西南地区近似度要大于开封地区,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著名的山东梆子科班大兴班、定陶东三义堂及曹县的三义堂班曾在商丘地区演唱多年,在此培养了大量的豫东调演员,豫东调较为有名的演员孙照登、苗喜臣、黄儒秀、赵义庭均为山东籍,且为山东梆科班出身,山东鲁西南境内的高调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至于和祥符调的融合,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4675.html

标签:豫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2秒, 内存占用330.47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