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壮剧历史源远流长

 2023-12-25  阅读 26  评论 0

摘要:德保县南路壮剧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特色浓郁,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也引起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青睐。据资料记载,南路壮剧源自天保(今德保)县东关乡汉龙村汉亭屯的“昌仗喊”,意即“祭师戏”。约清代中叶,自元明两代以来就为镇安州土州衙和镇安土知府衙

德保县南路壮剧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特色浓郁,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也引起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青睐。

据资料记载,南路壮剧源自天保(今德保)县东关乡汉龙村汉亭屯的“昌仗喊”,意即“祭师戏”。约清代中叶,自元明两代以来就为镇安州土州衙和镇安土知府衙门专事祭祀仪式的汉亭屯祭师,采用当地的小调并以双簧式的形式演唱故事,唱腔多以“呀哈嗨”为衬词,故称“呀哈戏”,又称汉龙土戏。

1954年,县文化科领导和安东街业余演剧团根据壮族民间传说,创作了壮剧《宝葫芦》。当年,桂西壮族自治州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德保的节目《宝葫芦》和《捞虾舞》获得了优秀节目奖。1955年,以该节目为核心,组成了由广西音乐工作室主任满谦子任领队的广西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业界普遍认为,就是这次演出,确立了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剧坛上的地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3675.html

标签:壮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883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