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花鼓戏的声腔特色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常德花鼓戏的声腔,最初是打锣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进行载歌载舞的简单的故事表演。四川传入的梁山调,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德花鼓特色的声腔正宫调,

常德花鼓戏的声腔,最初是打锣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进行载歌载舞的简单的故事表演。四川传入的梁山调,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德花鼓特色的声腔正宫调,并以基曲调的可塑性和大筒振腔保调的功能,逐渐替换了打锣腔,声腔内含的板式变化和情绪表现上的潜力,随同大本戏的上演而得到充分发挥;大型剧目也随同声腔的成熟而在常德花鼓戏中盛行。

一些大型剧目, 如《刘海戏蟾》、《黄金塔》、《杀狗寻夫》等,经常出现在常德花鼓戏的演出中。音乐表现手段不断丰富,表演程式逐步完善。常德花鼓戏逐渐从丑旦歌舞演唱型的生活小戏,成为了一种行当较齐、声腔较丰富的完整、定型的戏曲形式。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3023.html

标签:湖南花鼓戏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3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19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