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特点与由来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170年的历史。京剧的唱腔的特点是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170年的历史。

京剧的唱腔的特点是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清初,京师梨园盛行的是昆腔和京腔(即传至北京的弋阳腔)。乾隆年间,各地方剧种借着为皇帝、皇太后祝寿之名,纷纷进京献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后来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形成了湖北西皮调与安徽二簧调的合流,而产生了“皮黄戏”。在此基础上又吸收了昆腔、京腔、柳枝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于清末出现了“京腔”,后称“京戏”、“京剧”,也曾一度称“平剧”。

1840年前后,京剧便成为继昆曲之后在全国风行的主要剧种。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更是盛行全国,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

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表演时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节奏感,被人称为“国粹”。京剧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的代表,并在世界艺林中占有一席地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828.html

标签:京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30秒, 内存占用332.8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