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雅乐与俗乐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雅乐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所用的正统音乐。相传孔子听了尽善尽美的雅乐《大韶》后,竟至“三月不知肉味”。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乐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所用的正统音乐。相传孔子听了尽善尽美的雅乐《大韶》后,竟至“三月不知肉味”。

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雅乐乐谱在中国已失传,只有韩国、日本及越南尚有保存。

雅乐最早出现在周公时期,是为巩固统治所制订的一套礼乐制度。西周雅乐有“六代之乐”,歌颂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有“诗乐”,即后来《诗经》中“风”、“雅”、“颂”的内容;有“四夷之乐”及敬神礼鬼的宗教性乐舞。雅乐的应用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王的乐队排四面,诸侯的排三面,卿、大夫的排两面,士只排一面。

雅乐的演奏乐器由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材料制成,主要是编钟和编磬。

俗乐是指在民间流行的朴实明快、生动活泼的“世俗音乐"。《诗经》十五国风中的郑风与卫风,也即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属于俗乐。

春秋时期,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被儒家称之为“郑卫之声”。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斥之为淫声。但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对文武有序,气氛庄严,一成不变的雅乐失去了兴趣,清新活泼,形式自由的俗乐便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

由于俗乐历来受到儒家的排斥,因此自战国时代起,雅乐和俗乐就成了历代音乐的两大壁垒。但在隋、唐以前,还没有明确区分雅乐和俗乐,宫廷宴会时二者都可采用。隋文帝时音乐分雅、俗二部。唐玄宗时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演奏俗乐,教法取自梨园,称为皇帝梨园弟子,于是俗乐达到极盛。俗乐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清乐”和“燕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827.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55秒, 内存占用336.95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