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未来或重点发展半导体

 2024-05-14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自1998年国内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从结果来看,2012年的名义GDP低于1997年。2013年推出“安倍经济

自1998年国内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从结果来看,2012年的名义GDP低于1997年。2013年推出“安倍经济学”后,经济增长形势有所恢复,几年后又回到1998年的水平。

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未来或重点发展半导体

但此后经济增速持续低迷,企业和家庭的增长预期受到抑制。一般来说,长期实际利率和长期经济增长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事实上,不仅是日本,欧美的长期实际利率都在呈下降趋势,这也暗示着长期经济增长在下降。每个人都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会加速这种结构性变化。

日本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表现为“三低”,即低利率、低增长、低通胀,而这些特征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显露出来。从总需求来看,政府支出弥补了民间设备投资的低迷,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社会保障而非投资。

因此整个经济的投资受到限制,在储蓄过剩的情况下利率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此外,虽然这一特征并非日本独有,但央行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也进一步加速了利率的下降。诸多问题导致的总需求不足也影响了“三低”的形成,但总供给的问题更为严重。根据日本央行估算的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我们不仅可以确定这一水平将长期处于下降趋势,还可以推断出几种不同的原因。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抑制了劳动投入的贡献,而上述设备的低投入不仅降低了资本投入的贡献,也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降低到接近零的水平。这导致了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在安倍政府推出的“安倍经济学”下,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改革政策被称为“三支箭”,是经济政策的支柱。在“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中,使用最多的是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因此,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股价和企业利润都有所增长,而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却有所下降。可以说经济政策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然而,“安倍经济学”的话题也已经明朗。通货膨胀率没有达到2%的目标,如前所述,潜在增长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货币宽松可以作为刺激总需求的所谓“助推器”,但对改善资本投资和生产率的作用不大。虽然“安倍经济学”也将经济结构改革作为第三支柱,但这方面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在日本,增加设备投资、提高生产效率等供给侧应对措施主要交给民营企业。因此,政府的结构改革能否加强经济增长的能力,最终取决于民间企业的反应,但日本政府很难直接控制企业。换句话说,就像日本人常说的,如果把公司比作一匹马,把政府比作一个司机,司机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不能强迫马喝水。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也给日本金融经济带来了危机,但其复苏过程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虽然政府正在推动企业活动的数字化转型,但如果要使总供给发生巨大变化,民间企业的应对是极其重要的。在日本,企业活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讨论,企业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与美国和中国相比,日本的步伐仍然落后。虽然政府成立数字化办公室支持转型加速很重要,但企业也需要从这次危机中吸取各种教训,明确数字化的方向。作为疫情后的增长策略,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重要。2020年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与日本以往的政策相比,这一宣言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战略。民营企业的设备投资长期低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难找到预期投资回报更好的领域。随着政府对气候变化的明确政策,希望私营企业积极投资这一领域。日本政府提出的目标雄心勃勃,明确要求汽车、电力等主要产业采取对策。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未来将很难发展和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政策和策略可以对民营企业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关于气候变化,主要是留给企业去处理供给侧的问题,包括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但未来处理需求侧也很重要。例如,通过"绿色贷款"和"绿色投资",可以建立一个框架,使企业能够成功地从银行和私人投资者那里筹集所需资金。日本的产业政策未来有望发挥新的作用,半导体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我们正在从一个广泛的角度讨论加强半导体行业供应链的必要性。由于这一问题与气候变化一样存在“市场失灵”的风险,因此不仅有赖于民营企业自发应对,也有赖于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qqgs/552156.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23秒, 内存占用362.2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