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其为城镇职工缴纳的社保包括“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目前求职者的就业选择很多,谁也不能保证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所以难免会因为辞职辞退而中断“五险”。一些初入职场的人不注意这一点,误以为“打扰就是打扰”、“影响不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五险”中任何一项的中断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涉及到购房资格和摇号。
那么“五险”中断后哪个影响最大呢?最佳中断期是多久?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些知识:
首先是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中断或缴费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因为中断后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不会清零,个人账户储存额在中断后继续计息,已经产生的缴费年限也不会清零。说白了,养老保险强调的是“积累”而不是连续性。
目前,中国领取养老金的要求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退休时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是否连续并不重要。
但是,不连续不代表中断,所以没有影响。养老保险的本质是“多缴多得,长期多缴多得”。中断后会影响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积累,对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再者,目前“逐步提高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未来将在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基础上逐步延长。因此,当累计缴费年限未达到最低要求时,中断可能导致延迟领取养老金。
所以,那些抱着“停几个月工资没关系”的在职员工注意了。谁也不敢保证,几个月的缴费年限,对退休不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不被打扰的就是尽量不要打断。
第二,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是在退休之后,而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是一直的,这就需要你一直缴费,尽量不要停缴。
医保是“现收现付”制,即从从未按时足额缴费的当月起,医保待遇终止。此时,假设发生住院费用和重疾医疗费用,只能自费治疗,不能享受报销比例。
而且医保有“连续缴费时限”的要求。比如2个月内中断缴费,重新缴费,次月再享受医保待遇,重新缴费当月不享受医保待遇;同理,遣散费3个月后再交,3个月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6个月后再次缴费的,6个月后可以享受医保待遇。
而且医保有“累计缴费年限”的要求,即退休后如果想继续享受医保待遇而不继续缴费,那么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足当地的最低缴费年限,远远长于养老保险的15年最低缴费年限。
比如很多地区规定男满25周岁,女满20周岁或者男满30周岁,女满25周岁。只有符合上述条件,退休后才能继续享受医保待遇。否则要么一次性缴费,要么不缴费,但医保待遇同时终止。
第三,失业保险;
在“被动失业”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失业救济金,但是失业保险必须交满一年,不满一年就不能领取失业救济金。
再者,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期限与失业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有很大关系。累计缴费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每年可以领取3个月的失业救济金。5-10周岁,每满一年可加发一个月的失业金;缴费10年以上者,可领取24个月。
也就是说,失业保险的缴费年限不仅决定了你失业后能否领取失业救济金,也影响着你能领取失业救济金多久,所以最好不要中断。
第四,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支付中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如果中断工伤保险缴费,该员工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虽然可以补缴,但是在补缴期间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假设用人单位不支付或者不支付,劳动者在此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无法支付,需要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这无疑增加了用人单位扩大支出的风险。
第五,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对女职工尤为重要。生产后,连续缴费满12个月的,可享受生育津贴,津贴标准与缴费基数直接相关。缴费基数越高,他们可以享受的生育津贴标准也越高,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所以,尤其是女性,最好不要切断生育保险,保持连续12个月的缴费时限非常重要。
即以上五种社会保险缴费的影响。其实除了以上效果。
还有一些“隐性影响”,即一些城市的购房资格、车牌摇号资格、入学资格等。都和社保缴费年限直接相关。一旦连续缴费年限中断,达不到相应要求,那么这些资格将被取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