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个企业很简单,但是真正管理好,让大家凝聚起来保证企业危难之时不倒的管理很难,稻盛和夫就做到了,他的理念是:相比经营企业,应该更看重经营人心。
日本是一个讲究“心学”的国度。“心学”强调商业行为的正当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强调冷静、刻苦、勤勉、忍耐。总体上,日本的心学和中国差不多,都与伦理道德相关。稻盛关于在管理中,始终把对“心”的经营放在首位,认为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由我们的内心所塑造,内心的想法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一切始于心,终于心。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那么管理学中“人”和团队的管理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是思维的结果。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这类似于佛家中所言的“境由心生”思想。这个从小植入稻盛和夫心中的牢不可破的信念由此开启了一条稻盛和夫的“心学”之路。
稻盛和夫充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要求员工努力工作,并与佛教义理相结合,将努力勤勉的工作看成是对心智的磨砺和对灵魂的修炼,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意义。为了保证这项“伟大事业”的顺利开展,稻盛和夫提出了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源于对天的敬畏,即“敬天”的哲学思想,这首先体现在他的宇宙观上。稻盛和夫在宇宙观上首先承认了宇宙意志的存在,相信人与生俱来的命运的存在,认为这是不可否认的。稻盛和夫认为人虽然有自由意志,但是人的自由意志是宇宙意志赋予的结果,人的意志必须要按照宇宙意志办事。稻盛和夫强调的这种自由意志其实就是马克思哲学所言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稻盛和夫作了这样的阐述:“一般所谓利己的经营,就是自己想赚钱,或者想过得风光神气,所以去办一个企业搞经营。当然这种利己的经营也并非就是坏事。人都有利己的一面,想赚钱也说不上有什么不好。但问题在于,要想拉着大家跟你走,跟着你好好干,仅是自己想赚钱这个目的就不够。职工们就会说是你总经理自己想赚钱,我们干吗要去辛辛苦苦干呢。所以,要想鼓足大家的士气,引导着人们跟你走,就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大义名分。”
由此可见,稻盛和夫的经营方法要先有利于别人,这样才能保证长远的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这也是他能让企业在危机中保持屹立不倒的方法。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