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事业单位关于视同缴费指数的规定都不一样,关于该指数的分级规定也比较复杂,工人视同缴费指数一般都是1,也有部分地区不设立视同缴费指数。不设立视同缴费指数的地区,则是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的平均数来确定最终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的相关指数。
举个简单例子,某女性职工,一直在辽宁省参加工作,1963年10月生人,1986年6月参加工作、2018年10月退休,退休时事业专业技术10岗、薪级34级。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339个月,折合28.25年;实际缴费年限49个月,折合4.08年。
则:通过辽宁省指数表可以查出该退休人员的指数值,岗位指数、薪级指数和退休补贴指数,三项之和即视同缴费指数。通过查表:岗位指数0.3093、薪级指数0.2644、退休补贴视同缴费指数0.6124。
视同缴费指数=0.3093+0.2644+0.6124=1.1861。
所谓的视同缴费指数,主要是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涉及到要计算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平均指数化工资是按照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乘以平均缴费指数,所以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计算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的关键数据,而平均缴费指数包括了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
对于实际缴费指数,由于是实实在在缴费,这个可以快速计算出来,都是按照本人的实际缴费基数除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就是当地社保部门的公布的缴费基数,这二者之间的比例就是缴费指数。
以上例子只提及到了2022年辽宁省事业单位关于视同缴费指数的政策规定,各省市政策规定存在差异,建议用户最好自己联系当地社保局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