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题主提出的,过去种玉米,都要给玉米植株松土,有啥用?现在不松了咋没影响呢?这个问题涉及的历史渊源就比较深了,比如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种植方式的逐步改变,尤其是化肥、农药的使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就比较形象的写出了,在以前农民劳动生产时的艰苦现状。以前农民种植玉米没有化肥,就是施用家畜家禽粪便等农家肥也不多。因此农民给玉米锄草松土,就是想弥补养分的不足,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产量的。
农民总结出了锄头带水也带火的经验,就是说锄地不但能锄草、松土、保墒,也还能散墒的,这对促进玉米生长具有很大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通过锄地,可以锄掉玉米田间生长的杂草,阻止杂草与玉米争夺养分,以前本来给玉米施入的肥料就比较少,如果再不把杂草锄掉的话,玉米就更难正常生长了。
天气干旱土壤里水份蒸发快,这个时候通过锄地松土,就能切断土壤里边水份上升的毛细管道,来阻止水份的上升,减少水分蒸发,就能起到保墒的作用。当雨水比较多的时候,或者玉米田间积水,导致土壤僵化透气性差的时候,通过锄地松土能打破僵化土壤,增加土壤空隙,便于水分蒸发,就起到了散墒的作用。这对玉米的正常生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那么,现在农民种植玉米,不松土了咋没有影响呢?这与化肥农药的使用,尤其是除草剂的使用,以及玉米新品种的不断研发有关系。这一切也促使农民逐步改变了种植玉米的方式方法。
大约是进入七八十年代前后,开始逐渐有了化肥和农药,极大的提高了玉米产量。尤其是玉米除草剂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只要除草剂一喷,玉米田间的杂草就全部没有了,这和农民用锄头锄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一些农民形象地把除草剂叫做懒汉药。
现在农民种植玉米,施肥除过家畜家禽粪便等农家肥以外,还有各种有机无机的化肥,锄草有除草剂,防治病虫害有农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加之优质高产新玉米品种不断研发投入大田种植,玉米的种植密度比以前大,以及采用铺设地膜的方法等。因此虽然松土比较少了,但是产量却比以前高了。
总之,现在农民种植玉米虽然松土锄草比较少了,但玉米产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是越来越高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化肥农药的使用,玉米品种的优化,种植密度的增加,农民种植方式方法的改变等都有关系,才是玉米的生长看不出影响来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过去种玉米,都要给玉米松土。其实松土的原因,是锄草。目的是为了给玉米田除草,锄地的同时起到了松土的作用。以前农村降雨比较多,杂草生长也迅速。锄禾日当午,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状况。以前肥料用量少,所谓的有机肥,就是堆沤的圈肥也不多。经过锄草松土,能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产量。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化肥的应用比较广泛了,那时候玉米追喂使用碳酸氢铵,尿素价格有些贵的。碳铵易挥发,需要覆土施肥。施肥之前锄草,松土,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草跟玉米争肥料,提前灭掉。
九十年代末期,山东半岛一带农村开始出现除草剂。苗前有封闭除草剂,苗后也有杀青草的除草剂。老农民俗称叫:懒汉药。先是经常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使用,几年之后就全面推广了。锄头锄草只是有些特别勤快,节俭的老人才使用了。
虽然玉米不再松土,锄草了,但玉米的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高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种子的优化,另外种植密度,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象玉米追肥,现在都是雨后直接撒施尿素,撒在地面上尿素肯定是有挥发损耗的,但总使用是多,玉米的生长自然看不出影响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