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不改色【解释】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镇定自若【解释】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例句】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
喜出望外【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心情舒畅【解释】无忧无虑的,无所恐惧的。
忐忑不安【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心惊肉跳【解释】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提心吊胆【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担惊受怕【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迫不及待【解释】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犹豫不决【解释】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如泣如诉【解释】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丧明之痛【解释】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毛骨悚然【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面如死灰【解释】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出处】《淮南子·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不寒而栗【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不可终日【解释】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出处】《礼记·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