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害怕的成语及解释

 2023-12-09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色若死灰【解释】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出处】《庄子·盗跖》: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提心吊胆【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

色若死灰【解释】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出处】《庄子·盗跖》: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提心吊胆【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肉颤心惊【解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胆颤心惊【解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惶惶不安【解释】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诚惶诚恐【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大惊失色【解释】形容十分慌张,脸被吓的变了颜色。【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胆战心寒【解释】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胆战心惊【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骇人听闻【解释】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寒毛卓竖【解释】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魂飞魄散【解释】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惶恐不安【解释】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惊愕失色【解释】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毛骨悚然【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栗栗危惧【解释】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出处】《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ulu8/42886.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702秒, 内存占用334.89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