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风发【解释】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斗志昂扬【解释】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象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发扬蹈厉【解释】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出处】《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精神抖擞【解释】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炯炯有神【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慷慨陈词【解释】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出处】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慷慨悲歌【解释】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容光焕发【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出处】方纪《歌声和笛音》: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
生气勃勃【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出处】徐迟《特写选·序言》: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气勃勃、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带有极大想象的东西。
生龙活虎【解释】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意气风发【解释】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例句】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朝气蓬勃【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例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落落大方【解释】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
温文尔雅【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没精打采【解释】采:精神。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睡眼惺忪【解释】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心力交瘁【解释】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出处】冰心《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我们心力交瘁,能报母亲的恩慈于万一么?
形容枯槁【解释】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