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 西汉《白虎通·三教》中说: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之。汉代儒学家认为夏代崇尚忠,商代崇尚敬,周代崇尚文,他们把夏、商、周三代所崇尚的忠、敬、文这些道德规范与礼仪文饰,总称为三教。这是关于三教最早的说法。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儒教、道教发生论战。公元573年,北周武帝亲自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辨释三教后问题,最后作出了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在后的结论。从此后人说三教通常即为儒、释、道。九流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三教九流在民间的说法
三教:佛教、道教、儒教。
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 二流仙 三流皇帝 四流官 五流烧锅 六流当 七商 八客 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 二流医 三流风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 二流娼 儒家创始人孔子
三流大神 四流帮 五剃头 六吹手 七戏子 八叫花子 九卖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