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掩耳盗铃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2023-12-09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掩耳盗铃的意思:[ynrdolng]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掩:捂。掩耳盗铃百科解释:掩耳盗铃:原为掩

掩耳盗铃的意思:

[yǎněrdàolíng]

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掩:捂。

掩耳盗铃百科解释: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的详细解释: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掩耳盗铃的近义词:

欺人自欺,弄巧成拙,掩目捕雀,掩鼻偷香,盗钟掩耳,自欺欺人,塞耳盗钟,一叶障目

掩耳盗铃的反义词:

开诚布公

掩耳盗铃的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掩耳盗铃典故: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盗铃造句:

1、事情已经清楚了,你还想掩耳盗铃?

2、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3、你认为这样掩耳盗铃,就能骗别人吗?

4、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5、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6、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7、这两种阴谋论听起来像极了掩耳盗铃。

8、他干的是掩耳盗铃的蠢事。

9、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10、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11、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12、你不要再干掩耳盗铃的蠢事!

13、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14、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15、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6、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17、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18、这件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了,而你还在掩耳盗铃,岂不是自欺欺人。

19、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0、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ulu8/34268.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290秒, 内存占用338.8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