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堃与程树棠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  今年4月23日是常宝堃、程树棠烈士牺牲56周年纪念。   笔者生长于天津老城,从童年就收听收音机的鼓曲、评书、相声节目。特别是每日中午传来的亲切京音:“学徒小蘑菇上台鞠躬。每天到这个时间,我跟赵佩如合说一段对口相声……”就这样,我和大人们一起听过他们演播的《

  今年4月23日是常宝堃、程树棠烈士牺牲56周年纪念。

  笔者生长于天津老城,从童年就收听收音机的鼓曲、评书、相声节目。特别是每日中午传来的亲切京音:“学徒小蘑菇上台鞠躬。每天到这个时间,我跟赵佩如合说一段对口相声……”就这样,我和大人们一起听过他们演播的《家堂令》、《铃铛谱》、《八扇屏》、《打白狼》、《春秋题》、《对对子》、《洪羊洞》、《黄鹤楼》等一批传统节目。9岁后又到南市慎益街“庆云戏院”看“兄弟剧团”的现场表演。深感常宝堃年轻有为,相声说得好,又在通俗话剧《前台与后台》中扮演京剧武生高玉奎,在《孝子》中饰大哥,扮相、表演都真实可信。那两撇八字胡、说话拿腔作调,把角色的虚伪、自私、不孝的油滑劲儿演出来了!结尾时打开亡母留下的古画,站在椅子上说:“这可是宝贝:不孝子,王八啊!”尴尬神态引人深思。

  自1950年7月我在红旗戏院(燕乐)观摩“红风曲艺社”演出时,经常与宝堃攀谈,他的热情谦逊、勤奋好学与台上的精湛艺术交相辉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赴朝前曾在南市华楼与相知告别,身着蓝色中山服,佩“慰问团曲艺队”胸卡,笑容可掬地说:“俩月后再见吧!真舍不得天津的父老乡亲。”并嘱笔者:“好好学,相声有一套秘诀,回来详谈吧!”至今,每行至华楼必伫立深思,如见其人。

  程树棠先生本名耿承彬,1910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功力全面、实践丰富的曲艺弦师。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在南市丹桂戏院见其为“白发鼓王”白云鹏弹琵琶,后又亲见先生为“单弦名家”荣剑尘、“抗战艺人”富少舫等伴奏,以点清力匀,造诣精密见长。富少舫擅唱一至四本的《红军长征》、《啼笑因缘》、《新西厢记》和《劳模刘奇英》、《一贯害人道》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

  程树棠为人正直,艺德高尚,口碑甚佳,曾热情向闫秋霞、杨曼华、闻书屏等授艺。闫秋霞演唱过程氏力作《双玉听琴》、《绿衣女》等。单弦名家张伯扬首演程氏改编鲁迅名著《祥林嫂》,深受各界观众欢迎。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anyuan/209423.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73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