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唐韵笙 -名家散忆-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看了43期上李刚毅同志《忆唐韵笙老师》一文,引起我对唐先生的回忆。 抗战胜利之后和建国初期,唐韵笙常到上海演出。我那时看了不少他演的戏,留给我的美好印象一直忘不了。他有个外号叫“关外麒麟童”,这是指他的做工讲究。举个例子:他演《走麦城》刮骨疗毒一场,照《三国

看了43期上李刚毅同志《忆唐韵笙老师》一文,引起我对唐先生的回忆。

抗战胜利之后和建国初期,唐韵笙常到上海演出。我那时看了不少他演的戏,留给我的美好印象一直忘不了。他有个外号叫“关外麒麟童”,这是指他的做工讲究。举个例子:他演《走麦城》刮骨疗毒一场,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奕棋,全无痛苦之色”。唐先生演至华佗刮骨时,既神态自若地同马良用心下棋,又让盔头上的珠球随着华佗动作的节奏轻轻抖动、飒飒作响。这使观众马上懂得关羽感到了手术的疼痛,但能忍着。这比小说的描写反而更加真实地表现了关羽的大勇精神。

他不但做工好,唱工也极好。他有好嗓子,唱起来激越苍凉,非常动听。演《铡美案》包公,在天蟾舞台四层楼上,听起来字字真切。那时没有“麦克风”,他的唱真个声震屋字。演《逍遥津》唱“带剑上殿欺寡人”的“寡”字,他甩了一个腔,先摇曳直上。后宛转低回,转入“人”字,把汉献帝的一腔悲愤都倾吐出来了。他还能自己编戏。在服饰、扮相上,他也有不少改进。他是戏曲界难得的多面手。希望他的传人多写点回忆录,使他的艺术创造能多为后人所了解、所继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anyuan/209397.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72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