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舒绣文同志,是一个戏路子宽、可塑性强的演员。提起她在话剧《骆驼祥子》中所塑造的虎妞和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抗战夫人两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无不称赞叫绝。
早在抗战时期,她已被后方广大观众誉为话剧、电影界四大名旦之一。她从十八岁开始演戏,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活中,先后在舞台和银幕上扮演过几十个角色。在她的艺术画廊中形象各异,件格鲜明,人物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她一生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主要不是靠天赋,不是靠条件,而是靠对戏剧事业的勤奋、认真。她曾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勤奋、认真”四个字,用以激励自己。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她一生从事戏剧工作的贯穿动作。她不论是演主角还是演配角,甚至演一个很次要的小角色,都是倾注全力,一丝不苟地进行创造。
记得一九五七年,她从上影调到北京人艺来担任一出即将排练剧目中的主要角色。当时因准备工作未作好,该戏不能很快投入排练。绣文同志就主动提出申请,她说:“我迫切需要在舞台上活动,只要能登台,让我演一个群众角色,我也高兴!”恰巧剧院正在赶排《风雪夜归人》,导演分配她演一个只有五句台词、一次出场机会的小角色——女学生俞小姐,她欣然接受了。
舒绣文象对待主要角色一样的下功夫,她反复阅读分析剧本,写了角色自传,给俞小姐的言行找到了合理的依据,挖掘了潜台词,并从一系列的案头工作中找出自己与人物之间的差距。那时舒绣文同志已经四十多岁,又患有心脏病。她说:“要想演好这个十六、七岁的女学生,我自己首先要年轻起来。”为了获得人物朝气勃勃的感觉,她闯入青年人的圈子,主动争取参加了青年演员的小组生活和业余活动,经常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朗诵诗,一起到戏曲界的朋友家中去体验生活,一起随着留声机学唱京剧……甚至不回家吃饭,和青年一起吃集体伙食。就在和青年们打成一片的过程中,逐渐缩短与人物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她又翻阅了剧中人所生活的历史时期的有关资料,按照俞小姐的生活方式做小品练习,逐步进入排演,不断深入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力求将俞小姐的形象塑造得真实可信。
《风雪夜归人》正式演出之后,舒绣文同志扮演小角色的事迹,当时在观众中传为佳话。很多文艺界的同行纷纷向她表示敬意。可是她却说:“角色虽小,有戏可挖,请大家多提意见,帮助我继续创造。”
回忆起来,虽然事过二十三年,而且舒绣文同志早已作古,但是她对待艺术创造(哪怕是演一个小角色),的认真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
舒绣文在《风雪夜归队》中饰俞小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