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记’的实际工作是导演的助手或者秘书,一般不为人所知。
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场记王南同志做这项工作已经三十余年。这位在抗美援朝时期受到众多指战员爱戴的女歌手转业到剧院后一头扑在场记工作上,默默无闻,埋首伏案,如今业已两鬓斑白了。她每日的平均工作量是相当惊人的;导演侃侃而谈,出口成章,她以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将这些提示分析处理,取其精华记录在案,这是容不得一丝喘息机会的;时刻进出的火花,她绝不让其白白流逝;丛生而出的百草,她及时将其分理成章。三十年来王南同志为剧院保留下许多极有价值的艺术资料。
从全剧连排到彩排公演这一阶段,是王南同志最忙的时刻,她好比交通枢扭,沟通导演与演员、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各个部门的联络,随时修正、补充、校定。多年的排演场工作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她热情地向导演和演员以及各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一派忙乱之中始终冷静地站在艺术批评家的角度来处理一应大小事物。有旬俗语:“毛厨子怕旺火”。王南同志能够身处庞杂纷乱的境遇,面对马拉松式的合成连排,而始终保持冷静,且有理有节,反映出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探索和经久不衰的勤奋与智慧。
王南曾与许多著名戏剧家一道工作,总结整理的珍贵艺术资料许多都在专门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曾先后在苏联专家库里涅夫,我国戏剧家欧阳予倩、金山、孙维世、舒强等导演的剧目里担任场记。《桃花扇》《大雷雨》《黑奴恨》《三人行》等剧目的艺术档案都是由王南记录整理保存下来的。近来,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大风歌》和《灵与肉》都是由王南同志担任场记。
如今她抱着那沉甸甸的场册夹来到了剧院新建的《孙中山伦敦蒙难记》剧组,开始了新的工作。她满怀信心地和导演组一道专心进行案头工作,她正付出自己的心血,使纪念一位近代史上的伟人的剧目见于观众。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