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首次返回故里泰州演出,时任泰州市政府文化科科长的姚斌负责接待事宜,遂与梅兰芳结下深厚友谊。3年前,梅葆玖到泰州参加梅兰芳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与姚斌之子姚志强相见。二人共话往昔,仿佛斯人宛在。
梅兰芳先生祖籍泰州。1955年,泰州欲邀请梅先生返乡演出,梅先生自己也久有此意。当时泰州没有像样的剧场,泰州遂临时盖建新剧院。是年,梅先生在南京演出,姚斌前去接先生来泰州。梅先生所带班底主要是梅葆玖和姜妙香,其余配角由省京剧团的演员担纲,夫人福芝芳随同前来。一行人下榻于由私人园林改建的乔园招待所,当时泰州唯一有抽水马桶的招待所。梅先生预备演五场戏,他体恤故乡百姓,票价分四等,最高1元5角,最低5角,在南京的演出定价1元8角。
当时的泰州,无分男女,无分老幼,都以看梅先生的戏为人生一大快事。泰州人的流行语是“看戏要看梅兰芳,种田要学陈永康”。梅先生此来,泰州万人空巷。警察全部出动,从西站到乔园,沿途维持秩序。在最热闹的坡子街,人潮涌动,警察只能一点点拨开人群,让梅先生一行六辆小车像蚂蚁一般通过。演出更是一票难求,吃过晚饭,人们带上被子,到剧场售票处前露宿,准备第二天一早买票。为防插队,每人背后用粉笔写上序号。五场演毕,人们意犹未尽,梅先生又加演一场。姚斌一直为分票伤透脑筋。姚家祖籍扬州,当时的扬中县委书记打电话给姚斌,要他无论如何照顾家乡人,姚斌只得“照顾”了30张票。姚志强当时12岁,背着父亲溜进剧院看了一场《宇宙锋》,万分快活也万分得意,其实是剧院的人认得他,放他一马。
扬州人得知梅先生在泰州,哪能放过,但苦于和梅先生没有渊源,只得硬编一理由,说梅先生曾在扬州读书。梅先生于是又去扬州演了五场戏。
梅先生此行,姚斌不仅负责演出事宜,而且陪同梅先生及亲友到他的桑梓之地凤凰墩祭祖。此后,姚斌每去北京,都带着泰州麻油麻糕之类拜访梅先生,梅先生则留这位家乡的父母官住在家里,福芝芳照料饮食起居,梅葆玖领他参观古迹名胜。1956年梅先生访日归来,姚斌去北京看望,适逢寒流,梅先生一定要他穿自己的大衣回泰州。
据姚志强回忆,父亲从梅府带回最多的是照片:梅先生的签名剧照,梅先生与父亲的合影,梅葆玖在景点为父亲拍摄的照片。可惜,那些珍贵的照片都在“文革”中被毁。毁不掉的是父亲带回的关于梅先生的故事。梅先生每天舞剑,以保持身体的柔软;梅府养了一群鸽子,梅先生每天目送鸽群飞去,以保持眼神的灵活;梅先生闲时总是手持一物,在脸上摩挲——后来姚氏父子才知道那是电动剃须刀;梅先生最喜欢吃肉皮,因它富含胶质,有助于保持面部滋润。他认为泰州肉皮最好,专门请来一泰州厨师。但,姚志强说,梅兰芳因血管动脉硬化去世,与多食肉皮大有关系,艺术大师终究为艺术献身。
1961年,梅兰芳先生辞世,当时在江阴当兵的姚志强是从广播里得知这一消息的,内心震惊悲伤。那会儿梅先生有意二度回泰州演出,当地政府正着手相关事宜,父亲姚斌因与梅家过从甚密,也参与筹备,眼看盛况重现,却天不假年,令人抱憾终生。7年后,姚斌去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