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赵燕侠的艺术特色 -艺文札记-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去年,以赵燕侠为首的北京京剧团在美国芝加哥城和马萨诸塞州掀起了京剧热。在此前后,听说台湾京剧界还出现了“赵派”,颇具影响。 赵燕侠原是荀派。她的《红娘》等源出荀慧生,表演上的某些特色,诸如出场的亮相、神气、步法之类,都醅肖乃师,称得起是“荀派正宗”。然而她

去年,以赵燕侠为首的北京京剧团在美国芝加哥城和马萨诸塞州掀起了京剧热。在此前后,听说台湾京剧界还出现了“赵派”,颇具影响。

赵燕侠原是荀派。她的《红娘》等源出荀慧生,表演上的某些特色,诸如出场的亮相、神气、步法之类,都醅肖乃师,称得起是“荀派正宗”。然而她又不仅止是一个荀派传人,她早巳“青出于蓝”而发展了“蓝”。台湾同行称之为“赵派”,是当之无愧的。

从早年说起,她受过比较好的基本功训练,戏路宽,梅派、尚派、荀派戏都演。直到今天,她的唱里还保留着梅、尚的一些因素。正因她不拘于一格,才能在长期演出实践中逐渐化出自己的路数来。

她的演唱长处很多,首先是通俗易懂。念白固不必说,做派也交代清楚,尤其是咿咿唔唔的唱,到了她嘴里就亲切近人了。不但以做派取胜的花旦戏,就是讲究唱功的青衣戏,她也能把脚色的面貌和心理勾画得清清楚楚。艺术再高,不懂,就谈不到美感享受。

她怎样能唱得好懂的呢?人们都说她“嘴皮子有劲,喷口有力”,对,这是她的基本功夫之一,是个重要的条件。还有,她发音松弛,吐字既求真切,又不咬得过死。她的唱,正象古典戏曲理论家所向往的那样,“多发天然”,又象高超的画家“涉笔成趣”。

在力争听得懂的基础上,她也追求唱得好听。艺术总离不开一个美字。她的嗓音清亮,音质纯正,高音不窄,低音不闷,高、中、低音运用自如,有时低音用真声,使真假嗓适当地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产生声乐美的先决条件。更重要的,还在于她对唱法的革新。她很重视唱情,很善于运用声音表情,在她的唱腔里常用一种慢颤音和慢滑音,对于抒发少女的柔情很有助益。由于她的唱既好懂,又具声乐美,因此适合大多数观众的口味,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佳品。

她设计唱腔,以字行腔,而不以腔害字,在行腔中考虑字与字的间隔,妥善安排轻重抑扬,因而能够唱出语气和感情。有些“上口字”,如“相约二更”的“约”字,不按“中州韵”念,改用京音,因而较容易听懂。

她设计唱腔,还敢于突破陈规,冲破藩篱,旦角各流派的唱腔以及昆曲、地方戏、民间小调,她都有选择地加以采用。她的代表作《春香传》的二黄快三眼是在《钗头凤》荀腔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陈妙常》里的西皮慢板转二六,插进了反西皮,又在二六中搬用了原板腔。后期还在《叶含嫣》的二黄慢板里创造了崭新的旋律;又在西皮流水里把一些句子断开来唱,加小过门。一些句子垛起来唱,流水当中还夹散唱,这些前所未有的尝试获得成功。

她设计唱腔不平均使用力量,某些地方一带而过,某些地方着重发挥。有时不使腔,唱得象说话;有时着力抒发感情,唱得淋漓尽致。她还善于控制音量,通过强弱、高低,收放的对比,来表达人物感情的起伏、变化。她在运用腔或拖腔中还常使用连续的短促的顿挫音,并能在快速的板式中运用自如。过去有人贬之为“赵派疙瘩腔”,其实这是一种偏见。这种唱法运用得好,能使旋律生动活泼,对传神传情大有裨益。

以上略举赵派唱功的优点,有的原是荀派所固有,但赵燕侠高就高在她能扬长避短,择善而从,并加以发扬光大。其所以青出于蓝,关键在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anyuan/209175.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41秒, 内存占用332.2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