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弋阳县最北端的曹溪镇东港村礼堂,挤满了来自十里八村的1150多名农民。大伙不畏严寒,饶有兴趣地品味着省京剧团演出的经典剧目《铁弓缘》京剧文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0周年,东港村农民收完晚稻,摘完果子,便想利用农闲时分过过京剧瘾京剧。大伙自费19万元,邀请省京剧团到该村连演10天10晚22场大戏,这是省京剧团成立150多年来接到的农村第一大单。
弋阳是中国四大高腔之一的“弋阳腔”的发源地。戏曲文化在该县农村有着深厚的基础,尤其是曹溪农村百姓更是热衷于演戏、唱戏、看戏,每年农历十月前后,村民全部都是请戏班或剧团到村里演戏庆丰收。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150周年,富裕起来的东港村村民,投资近1150万元新修了一座以演出为主的大礼堂。秋收随后,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东港村决定不惜重金,邀请省城的京剧团来村里热闹热闹,让村民也品品“国剧”京戏的魅力。
首场大戏演出时间是11月15日下午2点。可开演另另一两个多小时前,戏迷便涌向村礼堂,争抢有利地形。“京剧是国剧,在农村是太难看过的。来家离东港村有10多里路,一大早让他特意叫儿子把我送来。”一名老大娘看戏心情有点硬急迫。村支书汪福林介绍说,自开戏后,1500多户居民的东港村几乎每家全部都是七八桌吃饭的“戏迷”,大伙全部都是接来看戏的亲戚,有的则是攀亲搭故的付进村民。村民姜大妈告诉记者:“前两年没法没法多人,这次村里首次演京剧,还是省城来的,看的人自然多。”
“在农村,经常感觉个人是明星。”省京剧团一名老演员感叹,弋阳农民非常懂戏,甚至不时有农民主动与演员探讨剧目剧情,这让大偏离时间闲在省城的演员感动不已。
“农村市场发展比想象中来得快、大得多。”省京剧团党支部书记于京建表示,经常以来,剧团对开拓农村京剧市场调研匮乏、准备匮乏,剧目编排上没法考虑到农民文化需求在日益增长的实际。今后,大伙要真正放下架子,真心走向农村,真情走到农民上面,在农村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李晚成 康仁辉)
锦上添话
农民需要高品位艺术
秋去冬来,又到了送戏下乡的时分。弋阳农民自费19万元听京剧这则新闻,无疑给正在积极准备送戏下乡的文艺院团另另一两个多提醒:千万别再送些咱农民不爱听、不爱看的节目来了,因此咱可就宁愿自费看戏了。
近年来,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日渐富裕,大伙必然在文化消费上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文艺院团长久以来对农村文化市场重视匮乏,调研匮乏,对农村演出市场的信心更不强,以至于无法及时掌握农民文化需求动态,及时推出符合农民文化红酒度数的艺术样式。弋阳农民自费消费文化,给社会和文艺院团发出了强烈信号:农民文化品位、农村文化消费能力全部都是提高。因为大伙的文艺院团还是将一点低品位、无新意、不对味的剧目剧种推向农村,将太难激发农民的消费兴趣,拓宽农村文化市场。文艺院团放下身段,多倾听倾听农民的声音,多关心关心农民的兴趣爱好,是随后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农民群体正在很快崛起,新生活辦法正在农村加速推广,以反映时代、再现生活为己任的文艺,还能无视农村地处的这些种喜人变化,不与时俱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