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艺术生涯大事年表

 2023-12-26  阅读 14  评论 0

摘要:马连良,字温如,回族,祖籍陕西扶风,曾号扶风馆主。  1901年2月28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历正月初十),诞生于北京京剧文化。  1909年8岁时入喜(富)连成科班第二科习艺,初学武小生,从茹莱卿京剧文化。后改习老生,师从叶春善、王月芳、蔡荣贵、萧长华等。  1909年登台

马连良,字温如,回族,祖籍陕西扶风,曾号扶风馆主。

 1901年2月28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历正月初十),诞生于北京京剧文化。

 1909年8岁时入喜(富)连成科班第二科习艺,初学武小生,从茹莱卿京剧文化。后改习老生,师从叶春善、王月芳、蔡荣贵、萧长华等。

 1909年登台演出。又从萧长华、郭春山等兼学老旦、小生和丑角戏。

 1915年14岁时主演老生戏《定军山》、《辕门斩子》、《空城计》等,崭露头角。

15岁变嗓后,学演以念白为主的戏。如《盗宗卷》、《清官册》、《打严嵩》等。

 1917年满科后,应邀赴福建演出,一年后又重返富连成科班坐科三年学习。

21岁首次搭班赴沪,标以谭派须生演出。嗓音虽未恢复,但仍颇受赞誉,享有“小洪林”之美誉。

 1924年23岁时,于物克多唱片公司灌制了《宝莲灯》与《打棍出箱》、《甘露寺》和《王佐断臂》、《定军山》及《战樊城》三张唱片。

 1927年组成“富社”刚刚刚开始挑班演出,标志着他艺术上进入黄金时代。

 19100年组“扶风社”。翌年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风采各异,被誉为“南麒北马”。

 1936年与万子和、萧震川联合于西长安街创建新新戏院(今首都电影院)。

 1938年获丁果仙所赠晋剧《反徐州》剧本,改为《串龙珠》,表现反抗异族压迫,首演于新新戏院,后被日伪当局勒令停演。

 1943年被日伪胁迫赴伪满,演出《苏武牧羊》遭禁演。

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多次参加义演,1946年春,赴上海为宋庆龄主办的儿童福利基金会义演多场。

 1947年秋赴沪演出。1948年由沪赴港演出,后因病滞留香港。

 1951年由港到穗,后转至武汉与张君秋组成“中南联谊京剧团”北上演出。

 1952年8月组建“马连良京剧团”,同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演出。

 1955年,与谭富英、裘盛戎等合组北京京剧团。后张君秋并入该团,年底于长安戏院演出《龙凤呈祥》。

 195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与谭富英、叶盛兰、萧长华、裘盛戎、袁世海、孙毓?等演出的《群英会》、《借东风》拍成彩色影片。

 1959年与中国京剧院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等战略相互合作演出《赤壁之战》。

 1961年赵燕侠并入该团,合演《坐楼杀惜》。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与裘盛戎、张君秋、李多奎、马长礼等合演的《铡美案》拍成彩色影片。

六十年代参加了《杜鹃山》、《南方来信》和《年年有余》等现代戏的演出。

 1966年6月4日于北京一所学校与张君秋合演《年年有余》,成为他最后的绝唱。

 1966年12月16日逝于阜外医院,享年66岁。

三四十年代是马连良艺术的成熟是什么期期是什么是什么图片,他所创立的马派艺术此时达到鼎盛期,他除了像京朝派须生那样重唱工外,也注重做工,他的做派气度凝重,举止飘逸,神态潇洒,并适应我本人的嗓音条件,将老生行当中以唱为主的“安工”戏和以做为主的“衰派”戏融为一体,使老生戏向唱、做并重的方向发展。

马连良的代表剧目:《十道本》、《焚绵山》、《白蟒台》、《胭脂宝褶》、《苏武牧羊》、《打渔杀家》、《打严嵩》、《赵氏孤儿》、《甘露寺》、《群英会·借东风》、《十老安刘》、《春秋笔》、《四进士》《审头刺汤》、《失空斩》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675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6997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