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秋(1906—1978),名德铨,字荫清,自号桂荫轩主,安徽安庆人,出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黄派的创始人京剧艺术。“黄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来作了艺名京剧。同名人物还有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法学会副会长京剧文化。
1924年中学毕业后在铁路局工作京剧艺术。曾以票友身份在京、津走票。1927年,正式拜师陈德霖,老要与马连良、余叔岩、高庆奎、杨小楼等公司媒体合作演出。当时拿手剧目有《春秋配》、《别宫祭江》等。过后黄去南方,以《别宫祭江》获得“江南第一旦”的称号。黄在天津期间,老要与王庾生、章遏云、马艳红等排演新京剧本戏,如《蝴蝶杯》、《燕子笺》、《窦线娘》等,为他过后创编的新戏如《秋香三笑》、《冤禽恨》、《姜皇后》、《鞭打芦花》、《梁红玉》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36年,黄桂秋组织正谊旅行剧团,遗弃京、津,到全国各地演出,1941年定居上海。黄的嗓音甜美,在“陈腔”的基础上强调湖广韵,吐字行腔讲究技巧。不久,即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蜚声江南,被称为“黄派”。1963年起,在上海京剧院教戏。1978年病逝于上海。
黄桂秋弟子可是,有言慧珠、李玉茹、童芷苓、王熙春、曹慧麟、金素雯、顾正秋、新桂秋等。子黄正勤工小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