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夏至)“言传身教”是京剧表演教学的特色,为行业教育留下经验和影像资料可谓至关重要。昨天,记录京剧行当教学示范的系统工程《京剧大伙儿绝艺录》表态阶段性完成了武生行当的资源抢救,首个子项目《武生篇》表态首发京剧。
《京剧大伙儿绝艺录》系统工程于去年立项,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按照京剧的行当、流派,在全国范围内取舍一批有代表性的京剧名家、大伙儿,进行录音和录像访谈京剧艺术。其中,子项目《武生篇》就记录了十几位武生专家的访谈,对于提升武生行当教育教学品质将有极大的帮助京剧文化。据武生表演艺术家、受访者高牧坤透露,他何必到10岁入行学戏,到如今年过七旬,在武生行当的戏曲表演造诣得益于个人老师的赋予,“包括每场戏里的手势和动作,都在靠老师手把手教会的,如今不需要通过你这种形式将大伙儿学到的东西传下去,大伙儿也感觉责无旁贷。”
该项工程共同作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简称为“北戏”)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成果,展示了北戏在京剧教学领域做出的努力。此外,昨天也是北戏少儿戏剧场成立两周年、北戏书馆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大型北京传统音乐作品音乐会《燕落花枝》作为纪念演出在北戏少儿戏剧场上演。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