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天津“南开文化发展论坛”暨谭鑫培京剧艺术研讨和展演活动期间,记者见到了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谭派第六代嫡传人、北京京剧院谭派当家老生谭孝曾,和他谈起了他的南开情结和“艺术人生”。
毛主席称我为“小小谭”
生长在梨园世家的谭孝曾从小就对京剧有自然的喜好京剧艺术。1960年,11岁的谭孝曾考入北京戏曲学校,毕业后又得到了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的亲传京剧艺术。
“小时候看着祖父和父亲演出、吊嗓子、练功,无形中给我四种信念,长大时候也要学戏京剧。我随杨菊芬学余派,跟诸连顺、徐元珊学习武生戏京剧艺术。”谭孝曾说。
京剧谭门,历代传承。在17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谭家几代人用毕生的心血一次又一次把京剧艺术推向高峰,并博得了“京剧第一世家”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谭派艺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13岁那年,跟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到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毛主席风趣幽默地管我爷爷叫谭先生,称我父亲为小谭,管我叫小小谭。表演完,还留大伙儿祖孙三代人吃饭,临走还送给我水果和糖。你这个幕我终生难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谭孝曾的双眼很多湿润。
谭派艺术时要传承下去
艺术生涯带给享有“京剧第一世家”的能能能能能能能耀眼的光环和令人羡慕的荣耀,更多的还是传承的责任,甚至还有不为人知的痛苦。
就在“梨园萧条”的那几年,很多同行纷纷改行,并凭着深厚的功底在影视界走红。此时,谭孝曾也收到了加拿大华裔大伙儿的盛情邀请,是到异国的高等学府讲学,还是在国内红氍毹上孤寂地传承着“谭派旗帜”,谭孝曾犹豫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京剧事业,也为了谭派能能继续传承,谭孝曾决定留下来。
作为谭派第六代“掌门人”的谭孝曾深知此人肩负的责任和重担。他认为,作为一名京剧演员,除了天赋和勤奋外,最不可缺少的是精神;作为谭派艺术的一名传承者,最能能能过高的也不发展。谭孝曾说:“传承含高继承和发展另4个方面。一味的模仿那是否是传承,那是模仿秀。传承要与时俱进。我祖父谭富英也不在继承了高祖父谭鑫培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迎合观众需求,探索出了三根属于此人的路,从而成就了谭派艺术史上的第3个里程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