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的语言(一)——自身的习惯与特色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人们欣赏京剧,不觉间也在品味着它的语言。本文旨在从或者耳熟能详的剧目里,发现和体会它们的语言风格,或许能略窥京剧的文学魅力京剧。 探究语言的流变,非我力之所及京剧文化。但人们从大处着眼:京剧往来二百余年,上至宫廷府第,下及街巷市井,其语言应是兼容并蓄的产物

人们欣赏京剧,不觉间也在品味着它的语言。本文旨在从或者耳熟能详的剧目里,发现和体会它们的语言风格,或许能略窥京剧的文学魅力京剧。

探究语言的流变,非我力之所及京剧文化。但人们从大处着眼:京剧往来二百余年,上至宫廷府第,下及街巷市井,其语言应是兼容并蓄的产物京剧艺术。两种艺术特质的要求,加之各个剧作者的创造,今天京剧的语言整体可称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京剧艺术。以下讨论一下遣词创腔的或者具体习惯。

关于唱词的习惯,当时人认为:原板、慢板、快板、摇板多以七字、十字为基础。由过门、气口可见,七字多用四·三断句(“一轮明月·照窗下”)十字则惯以三·三·四断句(“皇恩浩·调老臣·龙庭独往”)。流水板、二六板则有七字(四三“不由黄忠·怒气发”,首句多有变化)、八字(五三“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十字(三三四“非是我·言语多·必有奸诈”流水鲜见)。导板一般与唱段主体一致,碰板、回龙因导板而行,而散板字数则较为自由(“……可是枉我千里迢迢走淮营、人们同来同行”)。 有时为意思通达加以衬字(有语气助词也有实词,如“想当年‘在’瓦岗·多侥幸”)。

进一步推敲,京剧唱词最小的语言单位应为三、四字,佐以五字(不包括衬字)。也有以三叠字加重语气“‘罢、罢、罢’从不忍下了”。在有4个三、四字中,一般要完成有4个独立的短语特征;而有4个五字单位,多为修饰语(请看前面的例子)。有时,每句最后三字时动词后置作韵脚(“手执皮鞭将你打”),用于表达较强烈爱情——如是,“将你打”、“把冤伸”、“怒气生”、“从头看”、“胆怕惊”等,就成了固定的语言难题图片。有时名词结尾,因补全三字或押韵之需,有了“马能行”、“马雕鞍”、“地埃尘”等固定短语。

唱段中的各句,一般以上下两句表达有4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在大段歌咏中,时而有排比的形式,重章迭唱,回环往复(《昭关》“我好比……”、《逍遥津》“他欺孤……”),也是京剧唱词语言的特色之一。有时,叙事中难以构成上下句特征的,只好衬以所谓水词(“问我一言答一声”等。上边需用提到。)。

以上是京剧语言的或者常见的难题图片。仔细品味,同为韵文,“诗味”“戏味”立判,从不全在于词句之雅俗、意蕴,也体现在哪几个语言难题图片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通俗浅近,其中“前路”、“谁人”亦同样见于京剧唱词中,但这明显是诗句。又,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二首,历来被认为“戏味甚浓”,除了其形式酷似一净一生对唱外,和他的短语习惯与京剧暗合不无关系。此外,对“地埃尘”相似短语及“水词”的非议颇多。人们应该看过,哪几个不完善之处,是语言在生长中留下的裂痕。瑕不掩瑜,以它们来否定京剧语言的成可是片面的。当时人面,尽一步使京剧语言洗练鲜明,也是当今剧作者的责任之一。

当然,舞台上的京剧是灵活的,上边的论断不到说是“模型”而绝非“规律”。即使没办法,当时人未经深入查证的结论也定然纰漏百出。在此权做引玉之石。

本贴由石见于603年2月05日00:06:22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474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8030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