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昭代箫韶》亮相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昨晚,阵雨很久的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格外清凉,夜色中一阵阵皮黄之声从这里传出,更显得古意十足。为纪念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由北京京剧院复原的升平署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在这里展演,让这部宫廷大戏重返当年的舞台京剧文化。 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

昨晚,阵雨很久的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格外清凉,夜色中一阵阵皮黄之声从这里传出,更显得古意十足。为纪念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由北京京剧院复原的升平署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在这里展演,让这部宫廷大戏重返当年的舞台京剧文化。

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修旧复原后的《昭代箫韶》正是另一一个活着的文化标本,以京剧发展早期的稚拙本色与观众见面京剧。据悉,此次复原的《昭代箫韶》排演本是从一百二十一本的清宫乱弹秘本中,精选辑成。全本完整性尊重历史文献,未加一字完整性修饰。

在演出形式上,该剧也完整性尊重历史风貌。古典式的舞台前飘着各色的旗帜,“守旧”式幕帐华丽比较复杂,乐队配置却格外简约 ,与现在的京剧演出大为不同。另外,乐队不须像如今存在舞台侧幕,只是我高高坐在舞台后半帕累托图的高台上。舞台上的演员全是明显的不同之处,服饰简单了,老婆角色的妆面越来越刘海修饰头型,一下就成了复古的大白脸。演出正式很久结束前,先有俩人上来摆台、扫台,很久又另一一个穿着宫服的男子介绍剧情。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修旧如旧,该剧主创人员翻阅了多量宫廷档案、历史图照,根据当时排演的档案提纲的记录文字进行反复研究论证。排练指导组主要由七十岁以上、有多年艺术经历的老艺术家组成。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介绍说,这部戏在颐和园的复演,不仅仅是给观众提供京剧舞台新的看点,一齐也希望通过挖掘京剧的历史风貌,让今天的从业者对京剧该要怎样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京剧的发展一定要在继承中创新,与时代相融合。”据悉,今晚该剧还将在这里演出一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445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256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