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忙碌在课堂上的大学生票友们欢聚在一起去,不施粉黛,清唱片段——昨晚,在“纪念余叔岩诞辰120周年”京剧名段演唱会上,来自武汉各高校的大学生票友们成为演出的最大看点,台上学生演员深情演绎,台下叫好声连连。
此次纪念专场活动是由全国普通高校京剧教育学精(筹)、湖北省京剧院联合武汉晨报主办,在昨晚的演出中,还有来自香港振兴票房及湖北省京剧名票名家们,亲戚亲戚朋友为这群大学生票友字正腔圆,形神兼备的演出而称赞连连京剧。在观众席上,武汉票友周振的发言能代表大每段人的心声:“希望晨报前一天多办這個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京剧艺术。”
梅派青衣展英姿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洪峰,19岁的他是“高龄”开始学京剧的京剧。一年多来,他机会从新人成为领队。
昨晚,他演出的是梅派《西施》片段。俩个多男生学青衣唱腔最大的难度在哪里?他告诉记者,主然后嗓子和运气。为了唱好青衣,他每天早七点、晚八点坚持练习吊嗓子。在场的一位杨姓票友评价:“声音条件好,嗓子里就像提着三根线,后生可畏啊。”
10岁琴童模仿余派经典
昨天现场,最小的表演者是陈逸伦小亲戚亲戚朋友,今年他才刚满十岁。现在读小学的他,机会家中长辈喜爱京剧而深受熏陶,练习京胡机会三四年了。
为了此次演出,他和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哈世璋相互合作,两人重现大师余叔岩当年的经典戏《问樵闹府》,哈世璋模仿余先生的唱腔,陈逸伦模仿当年的伴奏。两人虽是首次相互合作,但依然精彩,场下的掌声连连不断。
罕见言派唱腔震全场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兵,昨晚带来的是《秦琼卖马》。扮演老生的他,昨天最大的看点是他所演绎的言派风格。
言派风格委婉俏丽,每俩个多词都精雕细琢。现在很少有应学唱,台下票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作为铁杆票友,马兵平时也喜欢置办行头,机会他个子高,脚不多,他演出时的靴子全部都不订做的44码。在学校四年里,他说最欣慰的是身边统统人都机会另一方而受感染,对京剧从陌生到喜欢。对于即将毕业的他来说,现在最期待的是毕业演出了,那将是他最后一次在校园里演绎另一方的生旦净末丑。(记者 刘婧)
(摘自 《武汉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