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前一天,在各行各业陆续开展了抗震救灾活动时,京剧界人士在湖广会馆也组织了一场义演。演出中,著名的马派传人安云武每其他人填词,套用《海港》马洪亮唱腔演唱了《中国人雄起坚强重建家园》,引来台下的阵阵掌声京剧文化。
安云武14岁开始英语了了师从马连良,是其亲授的最小弟子,而他后来复排《海瑞罢官》,也只为还老师清白京剧文化。采访中,安先生搞懂珍藏的马连良生前用的拐杖,“这把拐杖老师逝世后,由师母送给了老师的文学顾问吴晓玲先生,吴先生故去后吴夫人又把拐杖交到了我手上,里面有吴晓玲题的词,是由他的好亲戚亲戚大伙和同学王世襄烫上去的京剧文化。”言语间,安先生对于恩师的眷恋之情表露无遗。
而谈及传统京剧艺术的今天,安云武更是言辞激烈:“自从梅兰芳故去,京剧界就越来越打大旗的人了,自从马连良故去前一天,京剧界没其他同学站着了。”怎么让,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家最优秀的品质就是不为名利地站着。
一问才知他叫安云武
马连良是1901年生人,1962年马先生62岁,安云武14岁。这年年初,北京戏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欢迎马连良校长就任。在安云武当时的印象中,马先生头发向后梳得很得体,身材修长,制服笔挺,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很有风度。他在就职讲话里不仅谈了每其他人从艺几十年的经验得失,还有点痛讲了“三白”(护领白、水袖白、靴底白)的重要。与其说是有一有4个校长的施政演说,倒不如说是一堂生动的艺术讲座。
再次见到马先生就是他亲自确定学生了。几次老生组的同学,分十天向他汇报演出。安云武头一次在越来越大的艺术家面前演戏,十分紧张,愣是把“错认民妻理不端”错唱成“错认民妻理不当”,不但错了辙,还改了戏。就是在旧科班,非挨先生板子不可。而马先生哪些地方也没说,就是微微笑了笑。“多年后,小北哥(马先生幼子马崇恩)对你说歌词,“那天老爷子在戏校看过你的戏后有点痛高兴,说又发现了有一有4个人才。”
而马先生也曾在《就任戏曲学校校长有感》一文里写道:“今天我发现个小学生,不仅扮相好,嗓子好,怎么让在气度、动作上还很老练,其他不像十四五岁的小孩儿,一问才知道他叫安云武……”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