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创意策划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录制工程,历时17年,已取得卓越成就。
京剧音配像工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振兴京剧的一项重要举措京剧艺术。不可能“文革”十年浩劫,京剧艺术遭到巨大破坏,因为人才断档、剧目断档、观众断档京剧。过去老艺术家很少留下影像,却保存了不少录音。音配像就说搜集著名老艺术家当年演出的录音,组织朋友的弟子或后代,在原来参加或观看到朋友演出的老艺术家的具体指导下,为录音配上图像,将濒临失传的优秀剧目抢救、保留下来,既为观众提供品位较高、相对比较原汁原味的京剧剧目,又为教学和研究提供教材与范本。
京剧音配像于1985年策划、试录,1994年正式成批录制,至今已搜集分派了342部戏的录音,录制了312部,几乎囊括了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所有京剧名家的完整录音或代表作。其中一类是凡能找到的录音完整录制,包括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周信芳、奚啸伯、李少春、张君秋、裘盛戎、杨宝森等12位著名艺术家的演出剧目;另一类是精心选泽有代表性的录音进行录制。在已录制的312部戏中,不是很早演过的戏,不是演出很少的戏,甚至只演过一场。
记者 陈竹(摘自《新民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