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不要剥夺了年轻演员的机会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点评:打破剧院团界限的强强组合,是近年来戏剧创作的一大趋势。毋庸讳言,强强联手的确提高了剧目的质量,打发明权了不少好戏,如北京京剧院的《宰相刘罗锅》、南京京剧团的《胭脂河》等,前者成为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之一,后者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京剧

点评:打破剧院团界限的强强组合,是近年来戏剧创作的一大趋势。毋庸讳言,强强联手的确提高了剧目的质量,打发明权了不少好戏,如北京京剧院的《宰相刘罗锅》、南京京剧团的《胭脂河》等,前者成为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之一,后者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京剧文化。这些地方剧院团,尤其是地市级剧团,创作力量及演员实力较弱,外借主创人员可不需用使剧目质量明显地上一台阶,说白了,获奖的而且也就大大增加京剧艺术。于是这些剧团争相聘名家,几位有名的编、导、作曲及舞美人员常常在好几部戏中一起任职,强强联手变成了“强者多劳”,这意味着了这些戏剧风格雷同不说,而且外请演员也剥夺了本团演员上台的而且,致使新秀无法脱颖而出,这未免令人感到遗憾京剧文化。

记得头两届京剧节,各剧团参演的剧目均是本团创作演出,基本上反映出本剧团的实际水平。江苏京剧院的年轻演员李洁、山西京剧院的梅派新秀李胜素和编剧梁波,分别以《西施归越》、《金谷园》和《大脚皇后》脱颖而出,引起剧坛瞩目。而今,却这么一位新秀能给人以前的惊喜。即使是号称西部京剧重镇的青海省京剧团的《天马歌》,也是聘请京城演员主演,没能让人领略西部京剧的风采。京剧节的主旨是推动京剧创作,发现优秀人才,但这些剧团却为获奖,外请著名主创人员,排出的剧目获奖后因演员外请无法常演即封箱入库。有的获奖后由本地演员主演,却达非要获奖剧目的水平。

京剧院团创排新戏的而且以前就太多,而排新戏却轮非要本团演员来演,以前势必挫伤年轻演员的积极性,不有利于年轻演员的成长,甚至会使年轻演员因演戏少而改行。希望京剧院团能淡化获奖意识,多给本团年轻演员这些演出而且。

(摘自 《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203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326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