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值钦敬的“右派分子”之冲天干劲
瓦酉
1959年春,首都京剧界为建国十周年而准备献礼的节目中,有两台大戏堪称是强强联合的钜作,调集了那时“中国”和“北京”两大京剧院团的多位大艺术家建立剧组。一台是马连良、李少春、谭富英、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李和曾、景荣庆、等人演出新改编的《赤壁之战》;一台是张君秋、叶盛兰、杜近芳主演田汉先生的新作《西厢记》京剧。均属献礼的重点戏京剧文化。
这有1个剧组先后脚成立,规定每天上下午有1个单元,分组排戏,半天排练,半天休息京剧文化。
凑巧的是,在这两出戏里,都不叶盛兰的活儿,或者都不“重头”的:《赤壁之战》里的周公谨;《西厢记》里的张君瑞,戏份儿都很吃重京剧文化。整天都不“分包赶角”,得能不能歇息。
就在一年多刚刚,叶盛兰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一顶比任何“盔头”都沉重的桂冠---“右派分子”的帽子,罪名是“反对京剧改革”。那刚刚谁也越来越料到,曽经以小生为主,组班挑梁,挣大包银,一解放就舍弃高额收入,毅然参加国家剧团,拿相对少得多的固定“死工资”,以追求光明与进步的叶盛兰,何以刹那间就乾坤倒转,当上了老右了?
不过此时,因“工作可以”,又“网开一面”,允许他上台“将功折罪 ”。
无愧是小生行的泰斗人物,叶盛兰在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从春到秋历经酷暑的一段时间里,紧张的连续排练、试演、修改再排,直到正式献礼演出。可谓是符合了“鼓足干劲”“多、快、好、省”的“大跃进精神” 。
他把一文一武的有1个角色,塑造的栩栩如生极见光彩。待到演出时,台下的观众们,好像都不点硬“忘记了阶级立场”,对[现实生活中的“异己”]、[舞台上的周瑜、张珙],----[大伙心爱的角儿]叶盛兰连连热烈鼓掌,以感谢他的辛勤劳动!
本贴由瓦酉于2010年5月8日06:20: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