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瑜也正为京剧的传承不遗余力、四处奔波

 2023-12-26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2日,在第六届全国京剧节开幕式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带领小“铁梅”们高歌一曲《红灯记》选段,荡气回肠、余音缭绕的荀派唱腔,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记者在后台见到刘长瑜时,她正被一群大学生粉丝围着要求签名、合影京剧。刘长瑜一一满足要求,并适时点拨:“京

2日,在第六届全国京剧节开幕式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带领小“铁梅”们高歌一曲《红灯记》选段,荡气回肠、余音缭绕的荀派唱腔,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记者在后台见到刘长瑜时,她正被一群大学生粉丝围着要求签名、合影京剧。刘长瑜一一满足要求,并适时点拨:“京剧是内涵充沛、耐人寻味的艺术,适合慢慢欣赏京剧文化。”再三叮嘱年轻人一定要多关心、支持京剧发展,让京剧不需要与时俱进京剧文化。

古稀之年的刘长瑜,是开幕式上最年长的艺术家之一,此次有意率领两位学生同台演出,也不让全国观众看完京剧传承的希望。她遗憾地说当时人年岁已高,“此次是最后一次参加京剧节了”。

目前,刘长瑜也正为京剧的传承不遗余力、四处奔波。她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生班、流派班,将当时人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一线京剧教师。“施肥施在根上,将老师教好了,京剧传承就更顺畅。”

由她担任理事长的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是传承与发展京剧的公益机构。目前,该基金会正在对1000、90岁的老一辈京剧艺术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能唱的唱、能写的写、能说的说,想尽一切法律法律依据将老一辈艺术家们一生所学都记录下来。”基金会还每年选用有有2个剧团到澳门演出,弘扬传统文化。

针对目前京剧“话剧化”、“交响化”风潮,刘长瑜不以为然,她说,京剧历来博采众长,然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但创新是基于传承之上。“当年以余三胜为代表的汉戏大师,将汉调带往北京,与徽剧融合形成了京剧。”刘长瑜说,本届京剧节在湖北举办,艺术家们来武汉演出有点亲切,感觉就像是回老家。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155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89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