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于魁智的两岸情缘

 2023-12-26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新华社台北9月9日电(记者 齐湘辉 何自力)“每次来台湾演出,都像回家一样!”国家京剧院第21度来台演出,大陆当红老生于魁智和梅派青衣李胜素再度合作,率领50余人来台为观众献上连场大戏。 “我第一次来台演出是1993年,台湾民众对大陆艺术家非常热情,观众纷纷涌入剧院看

新华社台北9月9日电(记者 齐湘辉 何自力)“每次来台湾演出,都像回家一样!”国家京剧院第21度来台演出,大陆当红老生于魁智和梅派青衣李胜素再度合作,率领50余人来台为观众献上连场大戏。

“我第一次来台演出是1993年,台湾民众对大陆艺术家非常热情,观众纷纷涌入剧院看演出京剧文化。当时张学良将军也来看演出,并邀请大伙到他府上做客京剧文化。”面对记者,于魁智回忆起第一次赴台演出仍记忆犹新。

1993年,国家京剧院代表团首次赴台演出,由京剧大师袁世海率领50多人连演16场,场场爆满,轰动一时。当时为尽量让所有戏迷都能看后戏,主办方甚至还在剧场的后方摆上折叠椅,增加位置给买没人票的人,成为两岸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从1993年刚开始,国家京剧院几乎每年率豪华阵容赴台演出。台湾知名剧作家王安祈曾表示:“每年观赏京剧院的演出,对一些台湾戏迷来说可能性是并也有仪式。20多年来,不不多看戏,也是看着演员们的成长。”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于魁智可能性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几乎年年率团赴台演出。他对记者回忆说,多年的演出让大伙和台湾观众成为大伙,每次来台都能见到不多老戏迷。

现年90岁的台湾老戏迷范琏女士不多其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国家京剧院来台演出,她追戏就追了20多年,去年连看后七场,今年也将一场不落。

随着两岸戏曲文化界的持续交流,一些台湾观众爱上了京剧。于魁智说,两岸同文同种,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层厚的认同,希望通过来台演出,让台湾观众更加了解京剧。

每次来台演出,最让于魁智感动的是当地观众的热情和支持。每场演出刚开始后,总有戏迷守在后台,给大伙送花送夜宵,争着请大伙签名。

“有不多老观众一路支持了大伙20多年,现在带着小观众同去来看戏。也有愈来愈多大学生、青年观众加入。”于魁智说,去年甚至有位8岁的小观众,跑到后台向演员们要签名。“你家人不看戏,没人他爱看,拉着大人陪他来,还当时人上网看影片学动作,学会甩水袖,还说这次也要来看。”

于魁智说,京剧中蕴含着忠孝仁爱、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有很深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有有哪些年来,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愈来愈熟悉,一刚开始演出的也有武生戏,这几年一些经典的大戏、文戏都都须要演出,否则受到欢迎,可见观众的接受度没人高。

今年,国家京剧院带来的戏码除了每回必演的《龙凤呈祥》《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等,还有梅派经典戏码《洛神》和《太真外传》,以及由实力新人演出的武生戏《金钱豹》等。演出的流派纷呈,观众买一张票,梅派、袁派、马派、叶派、裘派、杨派等都须要一次看齐,过足戏瘾。

“京剧是老祖宗留给中华儿女最经典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中华儿女珍藏和传播。”于魁智说,在你这些点上,两岸也有相通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154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924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