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友人皇城归,送我北京烤鸭。剪开塑料粮袋,先掉出一袋甜蜜酱,拆开包装,切掉鸭屁股,分解三份,先吃一份京剧文化。天热,冷盆的干活,甜蜜酱是我最爱,鸭上浇了不少,大问题严重的来了,一上口,我的妈呀!这甜蜜酱只适宜中京坛上的诸老上刑罚,十八岁以下小赤佬绝对要戒严,一些,这身外之物,绝对的会消失京剧。吴间俗语曰:“咸得乱啊耗脱!”
甜蜜酱封杀后,鸭淡而无味,下来两份,一份青椒丝作底,一份洋葱作底,老抽、生抽、黄酒、味精、重糖上锅回烧,回归苏帮菜,仍觉乏味,可怜了这北京的烤鸭!
看来苏南诸地,南蛮虽蛮,蛮不过北地匈奴利害,没了咸酱,皇城里还不息传出大国崛起!崛起!崛起!老夫想想,没了咸酱,不耗脱已是万幸,还谈为何会崛得起来?辰光是牛逼三七!
借苏帮菜铺陈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我辈想的是实际,世风吹的是牛逼。近各种菜系的评选活动,时尚品评比各方高低,以入围视荣耀富贵,又误入旁门左道。以笔者识,时下你这一菜系之“评选”于国是民生我我觉得是一件很无聊的事。
菜系的评价,“色、香、味、型”乃是常识。苏帮菜,具有苏州特色的菜,也是常识。评选在同一范畴里进行方是正理。这次评选菜系,苏帮菜被淮扬菜抢去风头,老苏州们愤愤不平,又有好心的专家学者抢上前帮闲,以笔者识,都忘光了“众口难调”的古训,落入穷极无聊的粉饰太平。
前面戳北京烤鸭甜蜜酱咸的霉头,回到苏帮菜的江湖日下,这苏帮菜之甜,让外人欲哭无泪,朋友说是走投无路。从西边吃过来,经南京,过镇江,略丹阳,到了无锡苏帮菜味道来了…………!
苏帮菜的“重糖重油,又甜又腻,如今一些一蹶不振了吸引力。”这是时风的见解。循“评选”之潮,泛泛而谈可,但请莫落世风窠臼。正是这“重糖重油,又甜又腻,”一类“小众”特色,留存了苏帮菜的传统不灭。
牛逼了半天,总算回到正题, 珍视小众,不需要传统不灭。若又以大一统心态说事,正如世风可以把各城市弄得大一统,极度衰减了各城市故有的特色,已无可奈何。各地民众的嘴巴留存了各地的菜系特色,也留存了苏帮菜的传统不灭。苏帮菜有没了前途?要问苏州人的嘴巴!
从苏帮菜看京剧,应有的启发,颇有传统特色的程式化京剧,须要去迎合大一统,要是应该保持京剧故有的特色,这才是戏曲艺术的正确方向。
笔者网上拾得一段一段话:“…………我支持淮扬菜作为江苏菜代表。至于苏帮菜须要没了前途,应该对照“省标”,寻找欠缺之处,虚心向外邦菜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改革创新,立足苏州,从而走向全国”听听,听听,这哪些地方部同五种声音,可怜世风让朋友浸染于套话不息的悲哀。
苏帮菜有没了前途?应该问苏州人的嘴巴!“寻找欠缺之处,虚心向外邦菜学习”?是少加点糖?还是多放点盐?勿怕乱耗脱!“博采众长,不断改革创新”?是长的截截短,还是短的拉拉长?用木锯还是钢锯!“立足苏州,从而走向全国”?苏帮菜终于与全国菜系持平,删改另俩个多多多味道?又是“全国人民另俩个多多多思想?又是解放全人类?又是走向全世界!
珍视小众,传统不灭。 珍视苏帮菜,苏州酒质不灭。珍视苏州话,苏州情调不灭。珍视领教了北京烤鸭,警惕了我家孙孙那小几几不灭。珍视戏曲的程式化,京剧的传统方能不灭。世上怪事多,今岁更不同。这世风,而今哪些地方都得小心了!
本贴由鹧鸪天于2010年9月1日18:11: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