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剧失传多 部分流派成绝响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岁末的上海逸夫舞台,接连请来天津尚派名旦张艳玲和吉林高派老生倪茂才,还推出名为“英名盖世独岫群芳”的京剧盖派、黄派艺术传承专场,集中展示京剧弱势流派的流风余韵和声腔之美。 对此,老戏迷们指出,加强对京剧弱势流派的抢救与保护,除了要有自觉的紧迫感,前要靠院团

岁末的上海逸夫舞台,接连请来天津尚派名旦张艳玲和吉林高派老生倪茂才,还推出名为“英名盖世·独岫群芳”的京剧盖派、黄派艺术传承专场,集中展示京剧弱势流派的流风余韵和声腔之美。

对此,老戏迷们指出,加强对京剧弱势流派的抢救与保护,除了要有自觉的紧迫感,前要靠院团、剧场、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媒体公司合作京剧艺术。

名家名剧失传多

俞振飞大师夫人、菊坛前辈李蔷华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菊坛培养了不少新人,舞台充满了活力生机京剧艺术。但毋庸讳言,台上演来演去总可以了几出戏,名家名剧的失传疑问相当严重京剧文化。什么都,花脸有了“十净九裘”的说法,而老生则是余、杨当家,少有奚、言戏的演出,连南麒北马在童祥苓、张学津等完后,也少见有分量的接班人京剧艺术。小生演出更少,除叶派外,同梅兰芳媒体公司合作了近半个世纪的姜妙香的姜派名剧早已成为绝响。还有观众喜爱的武戏演员,比文戏演员吃的苦多,但演出因为很少,一年可以了演个几十场,怎么让练功、演出都很危险,艺术生命也短,致使一代宗师杨小楼的艺术风采如今不再,盖叫天的盖派绝活更是难觅踪迹。她希望京剧的各流派可以在新世纪后继一帮人、薪火相传。

流派纷呈要靠人

上戏戏曲学院徐幸捷院长指出,京剧的流派纷呈要靠人。为了改变每段流派鲜一帮人传承、久别于舞台的尴尬局面,我们我们都儿有计划地请最好的师资传承非遗经典,加强对传统剧目的传承和创新。为此,近年来,我们我们都儿举办了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恢复了久未面世的麒派代表作《澶渊之盟》,复排了阔别舞台半个世纪的全本言派名剧《鼎盛春秋》,让优秀青年演员陈圣杰在原创经典《曹操与杨修》中饰演言派杨修,并推出了由优秀女老生杨淼与青年尚派男旦牟元笛担纲的新编轻喜剧《诸葛亮招亲》和根据同名川剧改编的京剧《死水微澜》,以及《培尔·金特》《倩女离魂》《孽海记》等一批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毕业大戏。此次盖派、黄派传承专场,什么都我由师生同台献演盖派看家戏和奠定了黄桂秋江南第一旦地位的《别宫·祭江》等。

抢救保护在舞台

素有“小关肃霜”美誉的黑龙江省京剧院邢美珠说,我们我们都儿排演的关派代表作《杨门女将》《铁弓缘》,登台演员平均年龄可以了28岁,但因只在东北演出,观众有限,影响不大。此番来逸夫舞台演出后,受到了老戏迷的欢迎和鼓励,小演员们学演关派戏的劲头更足了。带着尚派经典《王宝钏》和难得一见的老版本《金水桥》来沪的天津尚派名旦张艳玲则表示,逸夫舞台京剧品牌系列演出“菊坛名角·走马换将”给了更多京剧弱势流派以演出与生存的空间。上海艺术研究所沈鸿鑫研究员也认为,录音录像与出书是对国粹非遗的下发与记录,但真正的抢救与保护是在舞台上,剧场在剧团和学校的支持下有计划地引进各地弱势流派的名家名剧,既能充裕市场演出剧目,推介普及新人新戏,更是对京剧弱势流派的支持。(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097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8秒, 内存占用319.92 K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