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王平:好作品不能等,要挖掘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在近日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天津京剧院演出的《康熙大帝》在全国57台剧目中脱颖而出,捧得文华大奖。这是天津京剧院继《华子良》但是,时隔14年再度捧得或多或少由文化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京剧。这两部作品均由文武老生、京剧名家王平担纲主角京剧艺术。谈及

在近日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天津京剧院演出的《康熙大帝》在全国57台剧目中脱颖而出,捧得文华大奖。这是天津京剧院继《华子良》但是,时隔14年再度捧得或多或少由文化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京剧。这两部作品均由文武老生、京剧名家王平担纲主角京剧艺术。谈及获奖感受,王平向记者表示:“心情激动也很冷静京剧文化。获奖的篇章掀过去,未来新的任务和方向要规划。作为京剧人头上的担子更重了。”

《康熙大帝》从2012年投入研讨,先后易稿超过20次。作品由“二度梅”获得者王平领衔主演,梅花奖获得者吕洋及王嘉庆、闫虹羽、黄齐峰等青年新秀加盟。演出中既有动听的文戏唱段,全部有的是精彩的武戏展示。剧中所讲述的“舍小家,为亲戚亲戚大家;宁舍骨肉,不舍寸土”的精神动情入理。

王平向记者分享了在西安演出时的细节:“第一场演出后,亲戚亲戚大家心里有根了。演出后,或多或少观众含着眼泪对演员说,亲戚亲戚大家在电视上看了,而是想到现场看。说得亲戚亲戚大家演员非常感动。”

在王平看来,再度捧得文华奖得益于天津京剧院一个劲以来的严谨作风,“作品要把京剧传统程式化的东西准确巧妙地融合到剧情里。使观众不只看了故事,也看了了京剧作为传统艺术的展示”。王平说:“好作品要有真东西。就像《华子良》中下山、耍筐渲染华子良心情一样,《康熙大帝》中的马鞭、厚底功、枪花、耍辫子、击鼓……这其中全部有的是新的展现依据,为的是角色情绪的渲染和故事情节的推进。”

从《华子良》中的“疯子”,到《康熙大帝》的“马上皇帝”,王平坦言,十几年中,变的是演出题材,不变的是对艺术的追求。“好作品不而是戏的质量好,还应该有引领作用,给人以启示。好作品等不来,要靠亲戚亲戚大家我本人挖掘,有戏才‘有戏’。这句话说了十几年了,但是还受用。”(记者 王瑞丰)

(摘自 《今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20077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6240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