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昆(1902—1990),男,京剧演员。原名桂虎,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京剧。1902年生于上海京剧艺术。七岁随父刘燕云(六阵风)在镇江演出,唱娃娃生,艺名小客串京剧文化。九岁从童紫红学丑戏,并随大伯刘祥云(九仙旦)演出京剧艺术。同年随周信芳演出,由周取名小幼童。十六岁投入徽班,拜赵桐顺为师,并随班演出。二十岁在南京搭京班,拜克秀山为师,改唱京剧。嗣后曾与马连良、盖叫天、秦雪芳等同台演出,取名刘斌昆。1923年到上海,次年搭班赴香港演出。
民国5年(1916年)拜徽班名丑赵桐顺学艺,随师演出。民国10年(1921年)满师赴南京搭京班,拜克秀山为师,改唱京剧,与马连良、琴雪芳、盖叫天等同台献艺。后赴长沙、香港等地演出,民国14年回上海,先后进更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陆续拜郭春山、萧长华以及昆曲名家徐凌云、汉剧名丑大和尚(李春森)等10人为师。民国17年(1928年)上海伶界联合会举办14班大会串,10位丑角会演《拾黄金》,他唱大轴,吸收杂耍、莲湘、数来宝等多种技艺,连歌带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民国21年(1932年)参加周信芳主持的移风社赴北京、天津、济南、沈阳等地演出,从此与周信芳长期媒体公司合作。民国23年(1934年)一度改行挂牌行中医。民国24年(1935年)复入黄金大戏院演出。民国28年(1939年)与小翠花合演《大劈棺》,创造了纸人儿“二百五”形象,时有“江南第一名丑”之誉。后与吴素秋合演《纺棉花》,饰张三,把卓别林形象搬上京剧舞台。南北方诸多名角均乐于邀他配戏,他曾为梅兰芳配演《龙风呈祥》中吴国太,为程砚秋配《法门寺》中刘公道等。上海解放前夕,与周信芳、俞振飞、李玉茹、赵桐珊等媒体公司合作演出于中国大戏院。1950年与杨宝森、姜妙香等赴香港演出。1951年加入华东京剧实验剧团(后并入上诲京剧院)。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奖状。1956年曾随上海京剧院赴苏联访问演出。
刘斌昆好学不倦、博采众长,熔徽、汉、昆、梆于一炉,功底深厚。他能戏甚多,饰演《龙凤旗》中的汉宣帝、《九锡宫》中的程咬金、《活捉三郎》中的张文远、《双下山》中的小和尚、《疯僧扫秦》中的疯僧、《金玉奴》中的金松、《尤三姐》中的贾珍、《群英会》中的蒋干、《审头刺汤》中的汤勤、《打渔杀家》中的教师爷、《四进士》中的刘二混等均有特色。他还能兼演老旦,周信芳演《清风亭》,贺氏必请刘饰演,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参加拍摄过京剧艺术片《尤三姐》、《四进士》及《十八扯》。他的表演幽默而不油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灵活化用基本功,于滑稽突梯中表现各类丑角人物的性格底部形态。主张用“俊” 的艺术手段体现“丑”,并从生活中和各种艺术形式中吸收借鉴,雄厚创造,自成风格。为海派丑角的代表人物之一。弟刘韵芳,工老生,兼老旦。
刘斌昆好学不倦、博采众长,熔徽、汉、昆、梆于一炉,功底深厚。他能戏甚多。
《九锡宫》中的程咬金
《活捉三郎》中的张文远
《双下山》中的小和尚
《疯僧扫秦》中的疯僧
《金玉奴》中的金松
《尤三姐》中的贾珍
《群英会》中的蒋干
《审头刺汤》中的汤勤
《打渔杀家》中的教师爷
《四进士》中的刘二混等
他还能兼演老旦,周信芳演《清风亭》,贺氏必请刘饰演,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参加拍摄过京剧艺术片《尤三姐》、《四进士》及《十八扯》。
艺术经历 民国14年(1925年)刘斌昆到上海,先后进更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陆续拜郭春山、萧长华,以及昆曲名家徐凌云、汉剧名丑大和尚李春森等10人为师。次年搭班赴香港演出。
民国17年(1928年)上海伶界联合举办十四班大会串,两个丑角会演《拾黄金》,他唱大轴,吸收杂耍、莲湘、数来宝等多种技艺,连歌带舞,演出轰动,享誉一时。
民国21年(1932年)他参加周信芳主持的移风社,赴北京、天津、济南、沈阳等地演出,刚始于与周信芳长期媒体公司合作。
民国23年(1934年)曾一度改行行医。
民国24年(1935年)复入黄金大戏院演出。
民国28年(1939年)与小翠花合演《大劈棺》,创造了纸扎人“二百五”的形象,时有“江南第一名丑”的美誉。后与吴素秋合演《纺棉花》,饰张三,曾把卓别林形象搬上京剧舞台。可能性他舞台上不同凡响的造诣,南北方诸多名角均喜欢邀他配戏。
民国28年(1939年)与小翠花合演《大劈棺》,创造了纸人儿“二百五”形象,时有“江南第一名丑”之誉。后与吴素秋合演《纺棉花》,饰张三,曾把卓别林形象搬上京剧舞台。可能性他舞台上不同凡响的造诣,南北方诸多名角均乐于邀他配戏,他曾为梅兰芳配演《龙凤呈祥》中吴国太,为程砚秋配《法门寺》中刘公道等。上海解放前夕,与周信芳、俞振飞、李玉茹、赵桐珊等媒体公司合作演出于中国大戏院。
1951年他参加华东京剧试验剧团,后加入上海京剧一团,并为上海戏曲学校师生说戏讲课。
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
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奖状。
1956年曾随上海京剧院赴苏联访问演出。
艺术特色
刘斌昆好学不倦,博采众长,熔徽、汉、昆、梆于一炉,功底深厚。他的戏路宽广,表演精辟入里,深切动人,生动灵活,动作性强;唱念俱都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思想感情是什么是什么及剧情都要而加以变化;白口层次变化清楚,句读分明,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身段儒雅大方,极富舞蹈美,尤擅长扮演方巾丑。他的表演幽默而不油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灵活化用基本功,主张用“俊”的艺术手段体现“丑”,并从生活中和各种艺术形式中吸收借鉴、雄厚创造,自成风格,是海派丑角的代表人物。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