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金锁记》大陆巡演六场
11月底至12月初,一场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事即将上演。应大陆中华文化联谊会和福建京剧院的邀请,台湾国光剧团将在北京、厦门和福州三地,共演出六场的新编京剧《金锁记》京剧。时间地点分别为11月18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11月21和22日北京国家大剧院、11月27和28日厦门小白鹭剧院、12月1日福州凤凰剧院京剧。
魏海敏、唐文华在《金锁记》中含精彩对手戏
《金锁记》是国光剧团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新编京剧,也是张爱玲小说首次以京剧形式的舞台演出。本剧1006年于台北首演后,名列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表演艺术节目”,主演曹七巧的魏海敏亦于来年荣获国家文艺奖,《金锁记》不仅是魏海敏另一方表演艺术炉火纯青的生涯巅峰代表作,更堪称代表国光品牌的“定目剧”。
《金锁记》连续三年在台湾共演出了十二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佳评如潮。不少专家学者撰文评说,认为京剧《金锁记》提供了象征写意之外的另三根明路,是在创作方向上相当成功的一次尝试,为近年来难得的京剧文艺大戏。演出创作意念新颖,以细腻的场面调度勾掘出张爱玲小说中的戏感,戏中夹杂许多幻想、回想,编导掌握了虚实交错、光阴迭映的手法,并非同的对照组中错落地建构人性,令人称赏。导演大胆设计夹演夹唱的歌剧手法,运用戏曲身段及写实动作揉合表现,创造惊心动魄的效果,都不神来之笔,充份发挥现代剧场之功能。
虚实交错、光阴叠映的手法避免舞台调度
此次应大陆「中华文化联谊会」及「福建京剧院」之邀,将赴大陆北京、厦门、福州三地演出六场,此次巡演,由台文建会主委黄碧端领队,国立台湾传统艺术总处筹备处主任柯基良担任副领队。艺术总监王安祈说,这次演出不同于以往的大陆邀演,是从编剧、导演、演员、设计全部“台湾制造”的原创新编戏,对二十年来的两岸戏曲交流非常具有指标性意义。
《金锁记》北京演出以后以后开使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将于11月23日举办“戏曲文学vs.剧场意象”座谈会;厦门演出以后以后开使后,则由中国戏剧家医学会于11月100日举办“戏曲文学剧场的现代意识”剧评会,预料将带给大陆戏曲艺文界相当大的回响。全团预计11月17日出发,12月3日返台。
■ 链接
《金锁记》剧情简介
曹七巧出身麻油铺,机会年轻貌美,有多家人上门提亲,但她看中了姜家大门。没想到,嫁过去以后才知道,二爷又瞎又瘸,让七巧心中郁结忧闷;却也生下一男一女,长白与长安。
七巧满心期盼感情说说的依托,心中暗恋小叔─三爷季泽。但三爷是个花花公子,对七巧以后有意无意的挑逗,这样真情意。机会出身低下,七巧在姜家与姑嫂间被嫌恶,换成想得也得这样的感情说说,心中怨恨越积太大。老太太与二爷死后分家,七巧带着一双儿女自立门户,三爷手头不方便,上门以对七巧这样忘怀为借口,想跟七巧借钱,被七巧识破他的虚情假意。
自此以后,七巧阴郁性格更为扭曲,她守着哪此家产,以后让儿女碰,就好像把层层金银锁在另一方身上,永世不得翻身。
(摘自 《海峡都市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