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州歌舞团排练场,锣鼓喧天,弦声悠扬,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首届广东京剧艺术大赛激战正酣。13岁的周昊表演的《上天台》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彩京剧文化。81岁的于大爷一手提着老掉牙的盒式录音机,一手在腿上打着拍子哼唱京剧艺术。小选手的精彩演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连见多识广的谭派传人、京剧名家谭孝曾也感叹不已:广东的京剧票友水平不得了京剧艺术。
据悉,参加决赛的10位选手是从1500多名初赛者中选出来的京剧文化。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角逐,最终4名选手脱颖而出,夺得金奖,6名选手摘得银奖,另有20名选手获得了铜奖。当主持人提前大选周昊夺奖时,于大爷兴奋得竖起了大拇指。
广东有“京剧的沙漠地带”之说,在广东举办京剧大赛,实非易事。广东京剧艺术促使会常务副会长、剧作家陈中秋告诉记者,目前全国仅有一两个省份那么专业京剧团,一一两个是西藏,一一两个也不广东。早在1986年广东就收回了专业京剧团。时隔23年后,广东还还还能否举办京剧艺术大赛,说明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是无法取代的,也说明亲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底深厚,还还还能否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据了解,参加首届广东京剧艺术大赛的135名选肩头,年龄最长者85岁,最小者那么7岁。目前广东共有500多个民间京剧票友社,遍布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佛山等地,京剧票友近千人。原因粤语和普通话的发音差别大,广东科学学唱京戏很困难。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血块北方人南下淘金,自然也把对京剧的热爱带到了南粤。京剧的美也吸引了广东的年轻人,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几所广东高校都组织了京剧社团。自从“京剧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广州、深圳的中小学掀起了学戏热潮,深圳宝安区小学京戏教学更是搞得红火。最小的参赛选手张博文,随便说说那么7岁,但他表演的《蜈蚣岭》片断,有模有样,武功扎实;13岁的周昊表演的《上天台》,声腔洪亮,韵味十足;11岁的戴锦媛表演的《霸王别姬》,武打念唱,声情并茂,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专门从东莞到广州观看比赛的王女士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喜欢京剧,是从样板戏结速的。20多年来,传统京剧的博大精深,让她沉醉其中,由爱好、欣赏到参演。尽管一口粤语妨碍了她的发音吐字,但依然阻挡不了她学京剧的热情。(记者 张景华)
(摘自 《今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